今天写《传播学教程》第十二章后半部分阅读笔记。
1.大众传播与现实“建构”
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并不是对现实的“镜子式”反映,而是根据一定的新闻立场和新闻价值标准对各种事实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对现实世界及其意义的一种重构或者“建构”。
框架:指的是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
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处理的特定原则(或准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在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定性的关键词或具有特定意义的图像符号等)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事件意义的建构。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
框架效果:框架是我们处理信息的认知结构,运用什么样的框架处理信息,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处理结果,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态度及行为反应,这种影响,被称为框架效果。
受众框架——即受众个人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信息的认知结构和诠释规则,这种结构和规则来自于受众过去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即有的价值观和态度、行为取向,并导引着受众个人处理新的信息。
2.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从“知沟”到“数字鸿沟”。
“知沟”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到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知沟”更广泛的意义也是“信息沟”。
媒介素养:社会成员“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包含:1)媒介技术的基础技能,即接触和使用媒介手段和设备的能力;2)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3)媒介信息查询收集能力;4)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在信息洪水中选取所需相关信息的能力);5)对信息内容的质疑批判能力;6)信息的加工制作和发布能力(作为传播者的基本能力)。
3.第三人效果——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认知倾向
第三人效果: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特别是负面信息的影响之际,人们通常会认为这些信息对“我”或“你”未必起多大的作用,然而会对“他”产生很大影响,这实际上考察的是人们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普遍的认知倾向。
当受众判断信息的性质对自己不利时,“第三人效果”更为明显。
第三人效果和心理学中的“自我强化”有关,人都有高估自己的倾向。
人们在评估负面信息的影响之际倾向于认为对别人的影响大,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越是说服或宣传色彩强烈的信息(如广告或竞选活宣传),越容易引发“第三人效果”;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介信息对与自己社会距离大的人的影响较大,而对自己比较熟悉的人或群体影响相对较小;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第三人效果”认知;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出现“第三人效果”认知;与媒介信息所涉及的问题关系越密切,越容易出现“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和多元无知有关——我们每个人实际上并不确切知道别人会不会接受,在什么程度上接受大众传播信息的影响,但我们出于某些特定的原因或凭着模糊的感觉,倾向于认为他人比自己更容易受这种影响。
感想:
现实构建这一传播效果理论我不记得上一本书讲了没有,只是我自己没有印象了。
知沟 假说,提到的媒介素养,我觉得我们现在读传播学就是在对自己进行媒介教育,在提升自我的媒介素养。因此,对于媒介素养包含的内容就可以比对一下自己,看自己做到多少。比如,最后一条,信息的加工制作和发布能力,会想到,之前看到的自媒体公众号,有多少是知道媒介素养这回事的呢?
第三人效果,这次理解又不同,先想到的是,在股票上投资上,我们是不是都以为,别人比我们更容易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而引发投票行为?S说,学英语是确定性很高,付出了就有收获的事情,而投资不是。在信息洪流中,我们有没有媒介素养,先有能力过滤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还同时要考虑我们及人们,会不会受第三人效果影响。
第三人效果,应该也是一种认知偏见。
对这一章:几种大众的传播效果理论,感觉能理解的要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