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着读着某篇章节时,
作为一个读者会怀疑要把问号究竟放到什么地方去?那些问题又是你自个反问作者的?把反问出来的问题,问自己为什么,是什么地方让自己给它添上了一个问号?
是为了有朝一日找到点儿值得写的东西。 要么清楚地描写自己不了解的主题,要么模糊地描写自己不了解的主题。
问出来就是:怎么知道自己是在清楚的描写?我想着去怀疑自己是在模糊描写自己不了解的主题还好些?面对读者仅管自己是在自说自嗨,但要说真话。不懂就不懂,
至于找到一些“值得写的东西”什么都好,多写一直写,每天一点点。甚至不会回头拿曾经所写的来对比(至少现在没有这样做,有什么好对比的,每一篇尽管是胡言乱语也好,也没为其在心中有什么称之为好文字的来参考)
所写任何东西我们多少总会自以为去看到什么了。言外之意,那就用自己的话整理出来。
,就是用“想象力”去感受,,真正说要感受到了什么,有时还是靠主动自问自答,问题留在纸上,至于回不回答得出来,心中有数,永远值得提些问题,自己写什么都好,表达欲是直面自己的。从文字里看到一个真实的自己这个想法可以去理解为,努力表达一部分所谓真实的自己,每个作者在文字表达里,不论他在讲什么,你都可以去感受他这个人,(总有一些语气情绪之类的东西在一句话中或一整章中,这是肯定的。) 在这里又借木心老爷子的话就是:我读书的秘诀是:看书中的那个人,不看他的主义,不要找对自己胃口的东西,要找味道。 ——木心
我多少承认自己说的话里就是有模糊的地方,或许可以去假设没有绝对清晰的表达,尽量清楚,
或许一句格言也能用心反问出不少问题出来的,一边写也一边看同时已写出来的文字,又对此写出来的话再进行对话,(这是在日记中常常做的一件事,可能是不专心,居然还分神。。),我不知道这能不能称之为换位思考,
但总是不知道很多才一边假设一边提问。一个无知的人觉得什么都是可能的。
我甚至有一种感觉(可能是错觉)就是以上的话是在重复(相似的话)自己以前在写过的本子上的话,尽管如此只要有表达的欲望,那就重复吧,那就写出来吧。
即使是重复,那也是以前自己在阅读得来的观点,再不过用自己认为能懂的话表达出来而已,始终的是别人的观点,只负责再次做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