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大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各镇村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的要求部署,通过狠抓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全覆盖、基层社会治理等措施,着力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逐步走出一条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创新之路。
重塑人居环境,打造乡村诗画图景
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实施乡村生态振兴,以人居、生态环境整治为抓手,以治理垃圾、堆物、污水和村容村貌为重点,对房屋、庭院、河道和公共空间等进行环境整治,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推动村道硬化、乡村绿化,改造旧农房,统一外立面,优化乡村风貌,不断美化公共空间,同时积极引导广大村民百姓在环境整治中冲在前、作表率,形成了环境整治“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营造干净整洁、文明健康的整体环境,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驱动党建治理,激发乡村内生活力
乡村紧抓常抓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秉承“资源共享、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目标,持续把基层组织打造成坚强的红色堡垒,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组织力,以网格划片、阶段性工作实现精细化、精准化治理。同时,通过优化基层治理方式,建立“爱心超市”积分制管理,激发群众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治理良性运转,实现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聚焦群众需求,焕发乡村文明气象
以乡村振兴为切入口,深化融合党群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建设,搭建村党总支+村小组党部+党员+群众的服务网格,畅通一条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社情民意的“绿色通道”,重点监管村域内存在的问题,关注群众百姓的需求,形成“我的家我来管”的氛围,让高效、便利、幸福近在咫尺,第一时间解决愁难急盼问题,健全公共服务设施需求,丰富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村域内“软硬实力”,让群众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参与感和幸福感。
致力产业壮美,推动乡村经济增值
坚持将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特色蔬菜种植规模,探索生态共作种养模式。持续推进一村一特色品牌建设,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乡村产业“造血式”发展,以产业振兴为引领,再添乡村发展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