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说,今天是践行涵哥规律生活表(附文末)的第17天,回到sz之后的第三天。早上与涵哥止语徒步2小时后之后,买菜到家。与涵哥沟通:
“涵哥,今天上午你的工作内容是:第一,先洗手;第二,听三本katepeina(牛津树);第三,两个土豆削皮+切丁;第四;两个苹果削皮+切块当饭后点心。然后你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我说明白了吗?”
“说明白了,妈妈,我想多听两本katepeina,可以吗?”
“涵哥,我们今天就听三本哈”
“好吧”。接下来涵哥就在沙发上认真听着,也陆续跟读,我去喽桑晒衣服以及厨房准备午餐。
过了许久,门口有邻居家的三四个小朋友,来找涵哥滑冰。
“XX,快来溜冰了,你可以出来玩吗?”
“我现在不行,我需要削完两个土豆和苹果才能出来。你们先去玩吧”
听到这里,忽然之间老母亲的内心充满欣慰(泪牛满面呀)。从涵哥刚开始执行规则的严重对抗,到各种条件对抗,到现在能够知道需要完成本职工作才能出门玩耍。也可以看到涵哥一点一滴的变化。虽然还是每天都问我“妈妈,我是做完这几项工作就可以出去玩了吗?”虽然也会说“太难了,我做不到”,但每天还是坚持完成。
在《补正教育》的比划中,横线竖线在练习完长城之后,也自然而然的变得比较端正和规矩,一切感觉都在成长和进步当中,对老母亲的心真的是欣慰的。
今天有一个分享,《家长如何在家用华德福的方式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这里主要是指新式幼儿园的孩子如何更好的衔接公立小学)。针对语数外三门主课做了详细的沟通。部分摘要如下:
数学—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也是比较抽象的一门课程,课程大纲也是很合理的。家长可顺其自然。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导一些有趣的数数就好。对于“心算”与“奥数”建议家长不要过早进行教育。也反对过早教育。
英语—重在阅读,推荐《轻松英语系列》(淘宝有电子版本,可搜寻)着重培养孩子的语感。同时家长务必树立正确观念,英语就是孩子的第二语言,与母语中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可以不必要重点开发,如果想要引导,先从简单单词开始。
语文—重中之重,推荐《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系列书籍,带着孩子一起领略汉文之美。同时,英语自然拼读最好在中文拼音之后学习,以免造成孩子混乱。
听完之后,回想起拿到涵哥的小一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周,整夜整夜的睡不着,焦虑焦躁。考虑孩子未学习知识,未上幼小衔接班,专注力也不够强,工作忙,如何陪伴孩子等等问题。经过这一次分享以及这几周的践行之后,平和了很多,对自己作为母亲的定位也清晰了不少。
零零散散,到这里,只一句话:不畏将来,只做好现在。及时调整,共同学习。
望所有做父母的共同进步。
涵哥一日工作流:
户外止语徒步 2小时
自由玩耍休息20分钟
手工工作 缝袋子
全程制作午餐、餐后整理
乞丐蹲、午睡
丢沙包练习 100+60下
跳绳 100下
笔画 20分钟
游泳1小时
自由玩耍30分钟
全程只做晚餐、餐后整理
洗衣服+缝袋子
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