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牛肚

作为一个资浅吃货,对于夏天的记忆,除了西瓜,雪糕,冰淇淋,就剩下夜市了。

夏天的夜市, 遍布街头巷尾。每当毒日西斜,路边的小餐馆就按耐不住,磨拳插掌了。由于西安对市容市貌的要求,绝大多数夜市摊在晚上7点才能摆出来。回想当年上学的时候,无数次被父母告诫,街头小吃很脏要远离。但往往抵不住诱惑,偷偷跑去品尝。而去找同学这个完美借口,则成为了我们相互不在场证明。

暮色降临,食客们食指大动,纷纷走上街头,隐入夜市之中。在西安,如果你没有混迹过夜市, 就不要说你在西安生活过。同样的,如果你没有尝试过夜市中的涮牛肚,总去夜市这件事,还是不要宣扬为妙。牛肚,也是牛百叶,是牛的内脏。如果你说不吃除了牛肉牛筋之外的东西,我只能摇头轻叹你又错过一道美食。曾几何时,我就是这样,拒绝一切动物内脏,皮和其他奇怪的部位(我承认我很矫情)。但是后来,我的豁免清单里,增加了牛肚。

当我第一次咬着牙,鼓足勇气将涮牛肚放进嘴里的时候。预期当中的腥味,怪味竟然都不存在。然后,一盘牛肚就进了我的肚子。接着就陷入深深的悔恨,为什么没有早点尝试。

夜市里的牛肚,不如烤肉烤鱼那样遍地开花。当然现在有增加了小龙虾。各种美食玲琅满目,让人难以抉择。但是,唯有涮牛肚,才是一个常年混迹于夜市的资深吃货的证明。为什么?初到夜市的人,往往会被夜市上的烟熏火燎震住心神,必然先抓一把烤肉下肚。而更摩登的人会选择小龙虾,外来物种,火红火红的,看着就洋气。而只有真正的吃货,才能不为外部诱惑所动,执着于内心,凭着嗅觉和味觉,找到真正能打动自己的美食,尤其是在夜市这种美味云集的地方,才更为难得。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绕过密密集集的桌椅,挤过烟熏火燎,辣味撩人以及或激烈或慵懒的划拳声,来到柜台前。点一把在白汤中翻滚的涮牛肚,浇上辣油,芝麻酱,蒜泥混合的调味汁。再佐之以冰峰。柔软的牛肚在牙齿间弹跳,芝麻酱蒜泥的味道在上升,再以辣味开道,而后一股凉意如瀑布般从头顶浇下,辣爽冰凉,美味无比。

说到涮牛肚就不能说涮牛肚的好朋友,豆皮和面筋了,并称涮界三侠。具体是谁说的,可自行百度之,百度不到也别来问我。总之,搭配涮牛肚也是十分的美味。

在这样的夜市里,觥筹交错,人声鼎沸。一股柔软的情感从一桌食客中流淌到另一桌。在这样的感情的连接,交织,缠绕下,组成了我们生活的模样。鲜活,生机勃勃又充满人情味。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但明天上演的故事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期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