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灯亮着吗》。这是一本关于定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书,从三个方面着手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从而高效解决问题。
①『问题是什么』
每一个可能的问题都会有对应的解决方案,所以第一步,不是盲目地着手解决,而是搞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
例如小明在期中考试中数学成绩很不理想,他妈妈就请家教,或者报名去培训中心补课,但效果甚微。究其原因没有搞清问题的本质。成绩差的原因是什么?上课是否认真听?上课没有认真听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因为不喜欢老师?还是不喜欢老师的讲课方式?还是孩子思想上有问题不想学习了?尤其是最后一种原因,上课都不认真听,课后补能补起来吗?补课能解决心理问题吗?所以,如果把现象当作问题,不能透过现象看清问题的本质,盲目采取行动,往往治标不治本,得不偿失,甚至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②『问题往往来源于“我”』
生活中大部分问题往往来自于我们自己。现在社会单亲家庭越来越多,有的孩子把单亲家庭作为自己不思进取、懒散、堕落的借口,也有的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懂事明理,更勇敢坚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问题的一切根源在于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③『问题由谁解决』
确认解决问题的最佳人选,有两个原则:
原则一:当别人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时,不要越俎代庖。
例如在处理两个孩子因小摩擦引起打架的事情,我首先请两人分别说明事情经过和原委,然后冷静分析自己的言行是否存在问题,最后问他们如何解决问题。结果基本上是错误方主动承认错误,向对方道歉,另一方宽容谅解,握手言和。因为同学之间本来没什么多大矛盾,只是冲动是魔鬼,经过一段冷静下来还是能够分辨是非的。这样解决问题可以使当事人对问题感受更深,体验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敢做敢当,另一方也能感受到对方的诚意,各自能更好的成长。
原则二:如果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并没有直接受到问题的影响,那就想办法把他拉到统一战线,让他和遇到问题的人变成拴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有时候,遇到问题的人不等于解决问题的人。例如学校有部分老师比较认真负责,经验丰富,教育教学有一套,学生成绩比较好。但也有新教师缺乏教学和管理的经验,学生成绩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出台了考核标准,依班级总的平均分作为考核依据,使一个班的所有任课老师成为一根绳上的蚂蚱,共荣辱。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师主动会帮助新教师解决问题。
总之,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要搞清楚问题的定义,其次是确认问题的来源,第三,找到最合适的人来解决问题。通过这几个环节来追溯问题的本质,能帮我们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当我们找到问题的正确打开方式,最佳解决方案便会自动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