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两天第二次看回这本《幸福的方法》,书上都是第一次阅读的痕迹。
第一次阅读是在今年的六月份,那个时候情绪非常不好,低落和暴躁交替,做什么都觉得没意思。从五月底开始,情绪糟糕持续时间开始慢慢超过一个星期、两个星期,都已经开始想怎样死会更痛快一点。
理由?这是不重要的,对于当时的我来说,重要的是怎样的结束方式比较快一点。求生本能让我觉得自己应该找人聊一聊,可是又不知道怎么开口。一个人,又没有遭受到什么重大创伤和打击,就这么突然要死要活,怎么看怎么不可理喻,自己都理解不了,怎么能指望别人能够理解呢。
这本散发着暖洋洋的颜色的书,那个时候给了我很多启发。上面介绍了很多可以让我们感觉更好的练习方法。我选择了其中一个。有关注我朋友圈的人可能也发现了,有一段时间我天天在朋友圈发“每日感谢的五件事”。
我通常在第四第五件事要编辑出来就会有困难,可是后来发现第四第五件事大多是被我们忽略的习以为常的事情。天气很好,身体舒适,没有大灾大难,有人对自己微笑等等。等到48天的时候,我就停止继续发朋友圈了,因为我感觉已经好多了。
就像书里说的那样,当我们的注意力在哪里的时候,我们的感受就会怎样。当我的注意力在点点滴滴日常需要感谢的事情上,我就会抱着感激的心情活着,也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性。
2
我一直在想,我们怎样才能过得幸福?
“幸福”是一个终点吗?我们努力达到就会一直幸福下去吗?
就像大学之前,人们都说考上大学就幸福了,所以顶着各种烦躁让自己好好上课好好做题认真考试。
结果上大学才发现我们仍然面对很多压力和困难,除了上大学初期觉得兴奋之外,其他时间的苦闷不比上大学之前要少。学业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困难,为了将来找工作积累实力的辛苦,对未来人生的迷惘等等。
后来安慰自己说只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就会幸福了,所以现在辛苦是很正常也很有必要的。结果还是一样,工作的压力和对未来的焦虑越来越大。
上面这种人生模式作者称为“忙碌奔波型”。人们认为此刻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痛苦的过程是获得未来幸福的必经之路。
与“忙碌奔波型”不同的是,“享乐主义型”的格言就是“及时行乐,逃避痛苦”,既然忙碌奔波最后的结果只有短暂的欢愉和痛苦的过程,为什么不及时享乐?于是只注重眼前的快乐,却忽视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任何负面后果。
更糟糕的是“虚无主义型”。享乐主义最后发现带来的是空虚,于是就丧失了对生命的希望和欲望,既不享受眼前的所有,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望。就像这两天看到朋友圈有的人发表“苦才是人生,沮丧是必然”这类感悟也是这种类型。
有的人也许会像我一样,三种状态轮番出现,觉得人生就是落落落落起落落起落落落落。
难道就不能不但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也可以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吗?
不像“忙碌奔波型”把结束辛苦时的放松当作幸福,也不像“享乐主义型”把快感当作幸福。
作者认为是有的,就是第四种人生模式——感悟幸福型。
如果有人问到我们什么是“幸福”,你会怎么回答呢?
对于我们毕生都在追求的幸福财富,我发现要下个定义似乎不那么容易,而且也不好明确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是物质财富要量化就容易多了。
如果我们要追求幸福,那么要认清幸福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我过得幸福吗?”这个问题其实是暗示了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幸福,要么不幸福。就好像幸福是一个终点,只要我们到达了,对幸福的追求就结束了。
实际上呢?如果一直这么认为,我们就会经常体会到挫败感。
幸福不是天天开心,不是没有任何不良情绪,不是一个达到就可以一直保持的状态。
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是能够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是怀着感恩的心情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并在追求自己的目标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力,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快乐是满足我们自身的需要,意义是我们对他人有帮助,“助人助己”是可以并存的。
3
我们可以问自己另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更幸福?”这个问题代表着我们可以更幸福,还表明了幸福是一个需要长期追求、不间断的过程,是一个无穷无尽可以挖掘的宝藏。
就我自己来说,我现在要比四年前幸福,也希望四年后的今天我能比现在更幸福。
如果你也把“过得比现在更幸福”当作人生追求的目标,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1、相信自己可以获得幸福,值得拥有幸福
有的人因为害怕失去,为了避免品尝失去的痛苦,就不敢拥有太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有的人即使找到了幸福,也会为别人的不幸感到惭愧。因为他们认为幸福是有限的,如果我得到了,别人就得不到了。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幸福的权利。
幸福不会因为分享而被削弱。如果我们的幸福不是建立在剥夺他人幸福的基础上,那么我们过得幸福还能帮助别人幸福。过得开心的人更愿意帮助别人。“助人为乐”指的是帮助别人会感到快乐,快乐会让我们更愿意帮助别人。
2、找到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目标
遗传给我们的基因我们控制不了,身边很多环境因素也只能施加很小的影响,唯有我们的行动是可以自己有力量去做决策的。
如果我们关注自己的感受,在可承担风险范围内去尝试各种新事物,我们就可以发现什么事情是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是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和意义的。
社会会告诉我们需要做什么,他人会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当我们遵循别人的看法生活的时候,我们没有在关注自己内心的需要,所以我们更容易沮丧和失望。
我们的一生都需要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需要,当我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经常做“不得不”做的事情,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正如作者所说的,生命如此短暂,连做我们想做的事情都来不及,怎么能只用来做不得不做的事情呢?
在追求有意义又快乐的目标时,我们并不是在消磨时间,而是在让时间发光。
3、把“感恩”变成我们的习惯
传统文化并不鼓励我们经常把感谢表达出来,而是放在心上。可是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方式,让我们慢慢把一切值得感恩的人和事都变成了理所当然。
一开始可能觉得不自在,难以开口。可是当我们多尝试几次,无论是表达感谢的人,还是接受感谢的人,都会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和对自己价值的认可。
非常感谢把文章看到这里的你,也感谢写到这里的自己。
是的,除了感谢他人,我们自己也需要感谢自己呢。感谢自己的感觉,怎么说呢,真的只有体会过的人才知道。你愿意尝试一下吗?
4、简化自己的生活
人生如此短暂,想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人生必做的一百件事”诸如此类的清单让我们对时间的紧迫感越发强烈。
越多事情想做就会发现大多事情都做不好。心里越急行动上就越是慢。
因为当多个任务需要我们同时进行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把有限的精力分配到多个任务上,我们很难专注于当前的活动,这就影响了我们享受生活的能力。
当我们想着完成任务,我们就容易忘了对身边的人和事的感恩,忘了享受它们。
事情那么多,我们需要给它们进行排序,学会拒绝,学会选择,学会放弃。选择那些有点挑战性的通过我们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可以让我们体验到更多快乐。
因为太难的会觉得压力过大容易放弃,太容易的当然是觉得无聊。
美食需要时间慢慢品尝,狼吞虎咽哪里知道是什么滋味。
5、在日常生活中取悦自己
如果一开始要让自己发生大的改变是很困难的,习惯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如果是从小事情着手就会发现改变的阻力要小得多。
每个星期列一张清单,上面都是一些日常的安排。和朋友聚会一次,联系一个好久不见的朋友,吃一顿美食,看一场有趣的电影,阅读一本书等等,只要是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都可以去尝试。
我们有很多身份,也有这个身份带来的责任。可是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才能更好地照顾好身边的人和事。
传统文化鼓励我们“奉献”和“牺牲”,如果我们想着自己就是自私。甚至如果因为我们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去帮助别人,都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社会和他人给我们传输的观念,我们不去思考就全盘接受吗?
我们之所以为人,不就是因为我们会思考吗?既然观念有旧的,就可以有新的。
我希望大家可以有这样的观念:我们可以多去关注和了解自己的感受,从容地享受我们与生俱来的幸福的权利。
任何幸福的生活绝不是源于某一件重大的事,幸福的生活是累积而成的,无论是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还是点点滴滴的瞬间。
希望大家都能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享受生活,不以社会标准或者他人价值观来限制自己的生活,相信自己能够且值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