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爱玩而不恋家,放一个半月的暑假,大概只有快要开学的前几天才会乖乖地在家收拾,学习。那时候觉得,虽然学习任务很繁重,作业做不完也有严厉得令人恐惧的班主任,但我们有围绕在身边的朋友,有吐槽不完的话题;虽然妈妈的唠叨像唐僧的紧箍咒那样每天陪伴着我们,但我们过得简单而快乐。
最重要的是,我以为现在的朋友会是将来的朋友,我们还会是“不用多说,彼此都懂”的那种至高无上的友谊。
那时候,我还没有开始玩微信,就是朋友圈。
大学之后,以前一直笃信的事情开始慢慢发生变化,直到现在变得面目全非,变得销声匿迹。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圈”。
我发现,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孤独的。
原来生活远比自己想象的丰富,却又时时刻刻感到迷茫;原来人与人之间认识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能走进心里的却越来越少;我们终于到了小时候渴望到达的年纪,却没有变成小时候羡慕的那种人。
我不是内向的人,但也不是善于交际的人。大学之后,我变得越来越懒了,学习上的懒惰并不值得一提,懒得去交际,懒得去经营所谓的人脉,这才是致命点。有时候,宁愿宅在宿舍煲剧也不愿意踏出门口去认识新朋友,卸下来的面具又重新戴上的感觉有点累。
我想起了这个寒假,老爸给我说的一番话:读了大学之后,你好像没有以前那么活跃了,放假了也只是宅在家。你现在的年纪应该要多出去交际,多认识新朋友才对啊。年轻人应该会有很多话题聊才是,看来你在人际交往方面还不行喔…… 我笑了一下,没有说话。感到开心的是,无论你在哪个阶段,父母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你;无能为力的是,相比于特意去经营一段人脉,我更喜欢水到渠成的友谊,可是现在,这种友谊的确越见越少了。
尽管如此,无数形形色色的人还是无可避免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知道对方的名字,电话,邮箱,甚至加了微信闯进了彼此的生活里,但有可能的是,我们素未谋面,或是未曾有过任何言语上的交流。
记得刚一开始开了微信的时候,每加一个好友我都会思索思索再思索,那时候觉得这里是我和亲密朋友的天地,不希望也不允许别人的闯入,就像自己的生活被窥视了那样。后来,我们会加一些与我们有交集的大学朋友,可能是隔壁班和你一起上课的同学,可能是社团上刚认识的小伙伴,可能是不同专业的朋友的朋友,可能是因为师兄师姐的创业需要……再后来,允许进入我们朋友圈的门槛越来越低了,甚至是一些素未谋面或者只见过一面的人,因为学习生活上的需要,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联系到对方。
目前为止,读大学令我最尴尬最难回避的问题就是:你的微信号是多少,我加你吧!
以前我们都讨厌那些对老师讨好对同学虚伪的人,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我们终于变成以前自己讨厌的那种人,身在其中才知道,这真的是无可奈何。
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好朋友比任何时候都来得重要。
哪怕人不在身边,只有一个电话,你也可以将你的委屈如垃圾般一倒而尽,你整个月的电话费都花在她身上。而你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在他们面前,你可以是邋遢得不修边幅,可以不带一毛钱出来就跟他们待上一整天,想爆粗的时候就爆粗,想骂人的时候就骂人,想大哭的时候就大哭。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这样呢,反正我就是了哈哈哈哈!!
❤
上周末,回去陪一个认识十多年的挚友到驾校报名学车。走在雨水滴答的路上,我问她:我们以后还会像现在那样好吗?她说,那当然!
❤
寒假的时候,因为一个高中的好友遇到挫折,于是我陪她聊天直到深夜。最开心的事情其实是,和好久不见的朋友聊天,语调风格还是没有改变,说话还是那么直爽,藏不住秘密,互相吐槽的感觉太棒了。只有那时候才真切地感受到,尽管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距离也不重要了。
有的人坐在你旁边,你们交谈起来像是攀山越岭;有的人与你相隔千万里,你都不会觉得有时差。
随着成长,离开你的人越来越多了。
但是能留下来的,一定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