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有诗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人才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是前所未有的。党校作为培训党员干部,提高执政骨干的素质和能力的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为党培育了一批批高政治素质人才。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
建好“传道场”,传理论修养之能。邓小平同志在《执政党的干部问题》一文中指出:“党校不经常办,党会受到损失。党校要培养党员干部,还要培养理论干部。”理论修养是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所在。理论上成熟了,政治上自然不会稚嫩;政治上坚定了,理论上也会更加清醒。唯有开好马克思主义真理“学习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修班”,才能更好地帮助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通过党校夜学、青干班培训等多种理论学习活动,党校在培训轮训党员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为党的事业发展培育一批批理论夯实、修养到家的理论骨干。
当好“授业者”,授实践实干之法。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延安时期兼任中央党校校长的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校训,推动了延安整风的开展。延续至今的不仅有“实事求是”的校训,更有一代代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不懈追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党校不断找准党校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培育着履职尽责、本领过硬、主动应变、积极求变的优秀党员干部,不断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实干良才。
上好“解惑课”,解党性纯洁之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坚定的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根”与“魂”,党校对于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培育就如春天的甘霖,让理想信念之苗不断成长为粗壮挺拔的苍天大树。党校解党性纯洁之惑就是要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经常擦拭“信仰之灯”、驱散“心灵雾霾”,将培育“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优秀共产党人作为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