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宫廷方面的小说有很多,尤其是清宫类的格格小说等在前些年十分流行。但是如果放的年代稍微远一点的话,小说家们的关注点也大多在汉朝,唐朝,明朝等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朝代,描写的手法也是各种各样。但是对于少数民族建立的王国的宫廷类小说就比较少见了,本书《千寺钟》的作者就将小说的时代背景设定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在那个汉人处于弱势的时代,在那个在我们现在一般人避而不谈的朝代(对于汉人来说南北朝时期,汉人的王朝是基本很弱势的),作者能够将关注点放在北魏这也算一个新颖之处了吧。
本书一共分为二十三个章节,从书名以及章节名能够看出本书的中心基本上与佛教有关,这与历史上对于北魏崇信佛教也是比较吻合的。作者的文笔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从章节的取名也可以看出(每个章节都只有四个字),在序言中作者简要交代了一下本书的女主人公宣武胡灵太后与佛教的渊源以及其可与唐朝的武则天相媲美的的生平。这里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执政清明、勤政爱民的女主,但同时也展现了她挥金如土、情人众多、举动轻佻、任人唯亲、疏于朝政、宠信奸佞的一面。当然如果看到这里觉得作者写这篇序言对整本书的剧情起到了剧透的作用,那就误解了作者的用意了。在序言最后作者就这样写道:“历史小说不是历史书,小说家言而已,为了在这本薄薄的书中加强故事的密集度,书中对时间前后有一些调整,主要人物的命运,在这篇序中也做了交代……”在我看来也是对整本书起到一个补充解释的作用,不影响我们阅读的。
在书中的第一章开始就讲述了北魏从平城迁都到洛阳一事,通过皇后冯清和十五岁的太子元恂之间的谈话(准确的说是太子元恂向其母亲冯清传达皇帝迁都的口谕),在这个场景中我透过作者入木三分的文字可以感受到处于深宫大院之中的无奈,即使是地位超然的皇后也是如此。例如“没去洛阳城的那几年,冯皇后对太子也是朝夕陪伴左右、恪尽母职,但元恂却没见过几次冯皇后的笑脸。这句话里面就可以看出皇后心中的矛盾,可以看出仔皇后心中对于太子是有所保留的,而在太子这方面来看“在元恂心里,皇后永远是皇后,不是一个可以依恋怀抱的母亲”。
可以说太子与皇后之间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出是有隔阂的,但是究竟是何原因,作者没有立刻交代其中的原因,到后面因为太子大婚对于太子妃的人选问题才揭开了原因,而这一切在我的阅读过程里面一点也不觉得作者的安排很突兀。及时后面场景突然一转引出了一看就是出家人名字的玄静,作者也采用倒叙的手法一点点交代清楚,而且更吸引我读下去。
而在看到玄静的出场,我也开始明白了本书的女主人公不是皇后冯清,而是这位玄静,当然读者们可以看看本书看我猜的对不对哦。
最后值得欣慰的是,我在作者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北魏对于汉人还是很看重的,即使太子元恂对于汉人不屑一顾,但是在传达其父皇的口谕时还是不得不说汉语,“元恂传完口谕,又恢复用鲜卑语奏对”,可见汉人的影响力还是不弱的。偷偷这小小的细节我也能够感受到作者这部书的用心,相信眼前的你在阅读完本书后也会有类似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