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文化”的背后,是人性的泯灭

这两天,南昌一家公司的“狼性文化”在网上扬名了:

红毯舞台上有6名女员工,

她们相互跪着,互扇耳光,

听说耳光扇得越响,代表

员工更有狼性、更受公司青睐。



视频走红后,该公司工作人员称,

这是培养员工“团队精神”的展示。

视频显示,现场确实挂着“狼性团队”四个大字。

其实,狼性文化在我们的工作中并不少见,

其原本的含义是指“对自己狠一点!”,

但下跪、耳光这些带有明显人身侮辱人格矮化的行为,

体面的公司绝不会公然提倡!

今天,社群家借由这个“奇闻逸事”,

探讨一下“狼性文化”是如何流传,又是如何走形的。



说起“狼性文化”,

最有名的“狼性”企业当属华为,

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公开提到:

狼性文化指危机感、拼命精神、平等、直言不讳、压强原则。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管理团队要有狼的嗅觉、狼的敏锐、狼的战斗力,练就狼的机智灵敏、扑捉食物的本领,企业才能求得生存,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狼文化”:

第一,设计感,危机感,远见、视野;

第二,奋斗精神、进攻精神;

第三,团队的凝聚力。

凝聚力一旦减弱了,走下坡路将是迅速的,甚至是瞬间的。

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公司一没技术、二没资本的时代,

“狼性文化”作为华为等中国公司在商场拼杀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它聚焦在经营战略层面是可以理解的,

它更多意味着一种奋斗文化,

而奋斗是不会过时的。



每家企业的“狼”都各有所指。

但近年来,“狼性文化”却备受争议。

个别公司把“狼性”曲解为奴性,

它成为盘剥、压榨员工的一种手段。

失败的和成功的狼文化企业最大的不同是:

成功企业的狼文化,

首先是老板要求自己的,

任正非虹桥机场排队打车早就热炒过了,

雅客陈老板时至今日仍然对产品及品牌创新亲力亲为,

叶茂中更是恨不得用狼的标签把自己全身贴满。

而失败的狼文化企业是老板要求员工的。

这些老板天才般发现了狼的最大特征:

作为狗的祖先,

狼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被驯化的动物。

要求员工对外凶残、抢夺利润、对己忠诚、死心塌地、拼命工作、不计回报,这些才是披着狼文化外衣下的真相。

在这里,“狼性”成了老板敲打员工,希望员工拼命的工具,这是一种奴役式、麻痹式的洗脑文化,落后愚昧又自以为是。

狼露出了要吃人的嘴脸:

让员工签订放弃休息、休假的“卖身契”;

让员工常年只谈加班不谈加班费;

让员工只谈敬业不谈劳动保障.....

它只重视KPI,而不重视职场内公平公正的做法,

让它正在失去优秀的员工。

在法治环境越来越完善,

劳动者权利意识越来越强的时代,

带有强迫色彩、压榨色彩的“狼性文化”势必会失去人心。

现在的年轻人即使渴慕做一头狼,

也是要做自主的狼,而不是被规训、被牺牲的狼。

而中国企业如果盲目地复制、照搬和供奉“狼性文化”,

只能把企业引到歧路上去。

企业在没有形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思想之前,

企业文化首先不能违背道德观念;

价值观不能背离社会核心价值观;

规章制度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这是基本的管理理念和文化框架。

最后,小编想说:

在今天,只有懂得生活文明的人类,

用更文明的手段、更有文化的思考、

更具有历史观的企业经营模式,

才有条件继续生存下来。

企业还是先学会 做人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你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会发现身边的人——甚至包括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和现实生活中存在巨大的反差 活在微博和朋友...
    阿何阅读 3,505评论 15 88
  • 来到长沙已快半年,这里似乎永远是雨天。雨不大,淅淅沥沥,地却总是潮湿的,天一直阴暗的,沉闷的让人喘不过...
    矫情的自言自语阅读 172评论 0 0
  • 1 下午两点,我躺在床上,划着手机。 “被窝真舒服啊,下午就不去图书馆了,反正图书馆晚开门,也学不了多少时间。”躺...
    海西情歌阅读 206评论 0 0
  • 一、数据类型 在Python中,能够直接处理的数据类型有以下几种: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布尔值、空值。 Pytho...
    向右奔跑阅读 1,320评论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