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故事内容纯属虚构,取材于真实发生的事情,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写关于教育的种种,中规中矩可能较为枯燥,于是便萌生了用故事代真实事件的想法。)
1、而今迈步从头越
小明是某市某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打算找一份当教师的工作,没打算留在某市,而是选择了回到家乡所在地。他认为某市是大城市,人多车多,空气污染比较严重,而且教育氛围不好,所以想回家。于是兴高采烈回到家乡应聘了,本以为自己可以去家乡最好的中学,但是事与愿违,去了家乡所在城市相对较差的一所学校。
小明很沮丧,觉得自己是研究生,为什么就不能去市属重点中学了?因为自己的人事程序出了错误,难道就没有机会补救了吗?然而不行就是不行,最后小明选择了妥协于这个残酷的现实。
小明一开始是根本不认同这所中学的,脑子里成天想的就是跳槽离开这所中学的事,对这所中学的一切都看不上眼,负面情绪较重。但是一去报到,发现并没有跟自己想象的那样差,很多理念还是有特色的,小明的心里开始有了丝丝的转变。
工作了两周后,小明心里默念“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事情已经是这样了,那就只能接受,谁让自己当初选择了妥协呢?在这学校,那就慢慢的认同慢慢地培养感情。
工作了两个月后,接触了学校的更多的人,小明逐渐在消除当初的想法,在考虑问题时多从自身出发,多从自己的问题出发,慢慢开始找问题并解决问题。小明越来越多从教学角度去思考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着手改进。
总结:从一开始的不认同,到逐渐接受,再到从身出发找问题解决问题,小明的心态转变过程,恰如其分的证明刚毕业工作的大学生,必须要迅速转变心态,迈开了第一步,后面就好多了。很多年轻人的确不满足于当下,可是真正想一想,好的机会需要自己争取,好的资源需要努力挣得,年轻就是资本,路还很长,人这一生,哪有一步到位的事情?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无他,唯手熟尔
小智,本科毕业生,刚参加工作不到3年,教师岗位上小有成绩,比同时期来的其他同事要发展的快很多,人家问他,有什么诀窍?他的回答就六个字“无他,唯手熟尔”。
实际情况是,这句话也是他师傅经常挂在嘴边的。他师傅是个教龄20年的老教师了,什么学生都见过,学生的一言一行,甚至下一步想干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教材,早已吃透,烂熟于心,靠的就是从教二十年的经验。学生没有不怕她的,家长没有不服她的。他师傅也是个敞亮人,对自己的徒弟,绝不心慈手软,该严厉严厉,有话直说,绝不拖泥带水。
有次比赛,小智没讲好,没拿上名次,预选就被刷了,徒弟小智被师傅连损带骂,小智心里受不了,下班离开学校后,几次朝天狂言不想干了,可是事后师傅又请他吃饭,请他能理解。小智事后表态,自己也只是发泄一下情绪,没有针对师傅的意思,表示下一次一定继续努力。
果不其然,小智第二次参加比赛已经是工作刚满第二年的时候,他这一次总结了上次的经验教训,认真备课磨课,争取把细节方面做好,有不懂的地方,与师傅反复磋商沟通,想要以一个更好地姿态面对比赛。经历了上一次的失利,这一次小智反而更加从容,把名次抛诸脑后,满脑子想的就是课。比赛那天,小智闪亮登场,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他的二次亮相令在座在场的刮目相看。
比赛结束后,他感谢了他的师傅,他问师傅,我这次为什么成功了?之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以为还要讲砸了。师傅淡定的告诉他六个字,还是那六个字:无他,唯手熟尔!
总结:教师岗位仍然是需要经验的,奋斗在一线的千千万万老师,什么是安身立命之本?我想,多年的从教经验,长期的从教经历,这是一个教师的核心,这些经验和经历,构成了一个教师最基础也最必要的东西——教学能力。俗话说就是身经百战并且见得多了。无论是教法、教材还是学生,得心应手靠的就是日积月累的不断完善和漫漫长路上的添砖加瓦。时间最无情、最公平,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步步的总结,没有什么比一堂又一堂课更能锻炼人了,反复练习,反复总结,成就了一个优秀教师。
3、丈夫未可轻年少
小新,某师范类院校本科毕业生,新到工作岗位不到1年。对于教师而言,似乎干不到一个学期,在学校根本没有发言权。小新很苦恼,对父母倾诉了工作一年来的憋屈。
首先,关于班主任。小新本来是要和新分的教师一起当班主任的,但是临到开学,小新接到通知,突然取消了他的班主任一职,理由是因为班级调整,不得已只能撤掉一个一个班主任。本来已经兴冲冲要去干班主任了,小新顿时对工作失去了动力。年级组长最后让他辅助一个班,干带班主任,于是,在没有班主任费的情况下,小新被迫做了很多班主任的活,他辅助的那个班的班主任因为身体原因,屡次三番让小新干那个干这个。他很不甘心,抱怨道:我又没拿班主任费,凭什么让我干这干那的?又想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岂有此理?
其次,年级组长的训斥,有些令人难以接受。年级组长平时有事没事就来找他的茬,搞得他担惊受怕,只要是什么事情没做好没完成,就是劈头盖脸一顿子骂,美其名曰锻炼,实际上就是给他打下手,还是私人下手。有些斥责,不是这周值周分没加没减的问题就是哪个班早读没看管到位。有一天的要求更加莫名其妙,因为班主任不在,所以就要求小新这个副班主任就需要多进班多看管班级,可是小新明明那天又要值周,又说需要多在楼道里巡查课间打闹情况。小新感觉自己分身乏术,说道:“咋不把我一刀劈两半呢?自己还有课,又要看班,又要上课,还要值周,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做不好又是一顿骂,我简直无语!”
第三,谁都能对他的语文课指手画脚。小新是个语文教师,既然是新教师,必然有很多老师时不常来听课,这样的听课,每周几乎是天天都有,而且什么科的老师都会来听课,就是语文老师很鲜见。历史老师说应该用个翻页笔,别每次老去点那个讲台鼠标;政治老师说要多巡查,很多人不听课;地理老师说就站在前面,不然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老巡查对学生注意力太分散;生物老师说课堂管理可有可无,内容丰富了学生自然爱听;数学老师说课堂管理还是要加强,有些同学根本不知道做笔记……小新很迷茫,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最后,小新说经常被一些老教师“欺负”。刚来三年的数学老师,小新正上着课呢,就进来打断课堂,通知她班主任的事情,全然不顾台子上还有位老师在讲课,况且经常发生。刚来5年不到的英语老师,霸占自习课成性,整天问小新要自习课搞她的英语,本来小新准备了练习课也没法上了,作为新教师他又不敢说不给,为了维护办公室的和谐关系,忍下来了。
小新说完这一切,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感觉把自己心里话全部掏出来了,感觉好多了。他最后在日记上写下了这一切,并在最后批注道:丈夫未可轻年少!
总结:一些学校的老师仗着自己教书多年,摆老资格,欺负新人,也给新入职教师带来了很多负面和不良影响,但这不是新人应该垂头丧气的理由,恰恰相反,逆境之中,仍然要昂头向前,逆水行舟!不能被这些负能量影响,还要干出一些成绩来,让所有的轻视和质疑都烟消云散!就像李白诗云:丈夫未可轻年少!谁知道将来会在这个岗位上产生多大的能量呢?
(未完待续)
2019.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