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幼儿园小班第一天。
作为一名“老生”家长,我在路上就给汐汐打预防针。
“今天可能很多小朋友会哭哦,你要帮忙老师一起安慰他们!”
“为什么呢?”
“因为她们第一次上幼儿园啊,但是你已经上过小小班,所以是小姐姐啦。”
汐汐立刻眼睛一亮,像是嗅到鱼腥的猫,拉着我一路狂奔,准备去履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光荣使命。
没有绝望的尖叫!
没有暴走的孩子!
没有崩溃的老师!
到处一派母慈子孝、好聚好散的和谐画面,老师们的脸上洋溢着淡定从容的微笑,小朋友们三三两两坐在座位上玩玩具。
纳尼,不科学啊!说好的史诗级灾难片呢?
难道现在的小孩已经都进入2.0升级版了?
我深深的为自己的认知落后感到羞愧。
汐汐小脸却是彻底垮了“妈妈,怎么没人哭呢?”
也许这天伤心的只有她了……
于是,今天送上学时,我不敢再造次,乱画“小姐姐”的大饼。
到了幼儿园一瞅,果然面上还是风平浪静的样子。
心中暗嘘一口气:幸好路上没多话,不然又要接受小孩心灵的拷问!
但走进教学楼,从所有小班教室紧闭的大门中,似乎又隐隐透露出一丝诡异的气息。
就在我手抚上把手的那一瞬,门刷地开了。
“妈妈……妈妈……我要妈妈!”一个小男孩哭嚎着冲出来,差点撞到我身上。后面紧跟着气喘吁吁的阿姨,显然,这场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已经进行几轮了。
随后,便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此起彼伏的哭闹声宛若音波攻击迎面扑来。
教室里,到处是哭得撕心裂肺满地走的孩子,每个老师手上还承包着一两个特别难搞的特殊保护对象。
就在我宛若误入桃花源的无知妇女呆立在门口时,一位陌生的老师,带着温柔(jin zhang)的笑意快步迎上前来问候 “早上好!”
我才赶紧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微笑询问“您是新老师吗?”
“不是哦,我是今天来帮忙的。”
而汐汐显然对教室里哭闹的小朋友更感兴趣,兴冲冲把书包一脱,越过老师就跑进去了。
老师愣了愣,但马上反应过来“你女儿是老生吧?”
“是的,她已经念过几个月小小班了。”
“难怪……第一天小朋友都觉得比较新鲜,还没反应过来。第二天很多回过劲的就不愿意来了。”老师很善解人意地为我答疑解惑。
原来不是不哭,只是时辰未到!
回来的路上,我想起汐汐刚进小小班时,也是到第二天才开始表现出对幼儿园的抵触。
好在还没等我的玻璃心炸裂,就刚好分班,换了个新老师,她的状态也很快步入正轨。
彼时,我还暗自猜想是不是原先的老师不够和蔼可亲才影响了她的上学兴趣?
现在看来,原来小孩都是后知后觉的生物,这导致了很多孩子的分离焦虑有了“延后效应”。而汐汐后面的快速着陆,也许只是刚好“病程结束” ,或是分班后人少,所以老师比较能照顾到位。
而汐汐曾经小小班的同学晨晨,却因为他妈妈的一些做法,没能顺利渡过这段时期。
晨晨是在汐汐后一个月进入小小班,也是到了第二天开始不愿离开妈妈,而后情况愈演愈烈。
面对着孩子的“延迟发作”,晨晨妈妈显然也产生了和我当初一样的想法“孩子第一天来上幼儿园都高高兴兴的,为什么后来就越来越不喜欢来了?”
于是,她开始私下向我们几个“老生”家长询问“这个班老师怎么样?”得到肯定答复后,依然不放心,常常在接送晨晨时,跟老师强调她们家对孩子都是爱的教育,希望老师能用鼓励法循循善诱,用更为科学温馨的教育方式。
另外,对于老师在群里发的幼儿园视频,她也总是提出一些意见。比如“为什么都是让晨晨坐在边上的桌子呢?这样不利于他融入群体吧!”
“老师,今天怎么没有拍到晨晨?他没跟小朋友一起跳舞吗?”
“老师,晨晨的桌子前面怎么没有画本,只有一张纸?别的小朋友都有!”
……
同时晨晨妈还开始向更多的家长,甚至别班的老师阿姨开始表达她的担忧。在话里话外,都流露出对这个班级老师的疑虑。
终于,这话不知怎么传到了当事老师的耳里。
年轻的老师既委屈又愤怒地表示“她儿子我连句重话都不敢说,动不动就哭!还讲得我好像把她儿子怎么样了似的。如果不信任,可以去查监控啊!”
至此,我开始明显感受到,老师对于那个孩子的疏离。没两个月,就再也没看到他来上学。
同样身为人母,对于晨晨妈妈的心情,我其实特别能理解(毕竟曾经我也怀着这样暗搓搓的小心思)。但她后面的那一波神操作,也不能不说是真正导致孩子没法继续待下去的助推剂。
对老师的美好期待人人都有,但你不能真的把老师当圣人要求,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一般幼儿园也就 just so so ~~~更何况,如果对老师没有基本尊重,也真的很容易招致老师反感,牵连到孩子。
入园,是孩子第一次独立进入一个小社会,对于小小的他们来说,无疑是个大挑战,对于家长也是同样如此。
你眼里的“乖孩子”“小宝贝”一旦进入幼儿园,那么就只是老师眼中的几十分之一,只是XXX这个名字而已。这对于孩子来说,肯定有心理落差,所以当他们发现“为啥在幼儿园里,不能想怎样就怎样?”“为啥都没人跟在边上专门照顾我”时,哭哭闹闹一番也实属正常。
如果我们无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给予老师足够的信任。因为心疼孩子,在无任何实据的情况下,就在背后做各种不利于老师的揣测;或是发现自己孩子在集体生活中似乎成为了无关紧要的那一个,就对老师的教育方式提出质疑,那么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沦为孩子的“猪队友”!
所以,与其被各种幼儿园虐童新闻吓得草木皆兵,贸贸然去和老师频繁“提意见”,在私下发表意见。不如给予老师足够的信任,多和孩子沟通观察,向老师“征询意见”,尽力配合,这也许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要不然,也只能换所幼儿园了o(╯□╰)o
注 : 原创文章,请勿抄袭。
我是个正在努力码字的全职妈妈,强调与娃同乐,关注妈妈的个人成长,希望我的文字能带给你温暖和启发。
欢迎关注我,和我一起成长!您的留言或赞赏都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