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起床,来到沙发上看了几篇简友的文章后,开始昨天没完成的小说章节的写作,写完之后稍作休息,又看看简友的文章。
不知怎么的,今天看到的都是写自已文章在简书上阅读量少的话题,有的还说自己坚持写文多年,越写越失望之类的牢骚。
真是随处可见对写作迷茫的文章,我来简书学习写作快两年了,有关阅读量低的文章自己也不止一次的写过,也曾深陷迷茫之中,可随着写作的深入与思考,自己现在也淡然了许多。
有时候我真羡慕那个媒体不发达时的纸质写作者们,没有更多的可比性,写作就是为了工作需要或是个人兴趣爱好。不像现如今的写作者这般浮躁,给写作赋于了太多的色彩和目的。
在这自媒体时代,许多写作者写文章是为了赚钱的,这个出发点本身没有错,用自己写的字换来钞票原本是件美好的事,说明了自己有本事,也体现了知识的价值。
可是现如今僧多粥少,写作者这么多,谁都想分一杯羹,也就形成了激烈的竞争。使一部分想靠写文赚钱的人,在现实与梦想中产生了心里的落差,当落差越大对文字失望也就越大,觉得写文章没有啥意思,甚至是对写作产生厌恶的情绪。
说道底,文字招你惹你了吗?非也!都是自己的能力托不起梦想,是自己的努力程度与心里想要得到的不相匹配。
说来说去都是自己欲望过于彭胀,而又不愿付出更多,便招惹了各种负面情绪。
在这互联网时代,每个识字若干者,都可以成为写作者,每天都有新手如潮水般涌入写作队伍,每天都如马拉松赛一样,随时都有选手弃权、被淘汰出了赛道。
如果你是新手或写作功底不怎么样,又等着赚钱买米下锅,那你就别指望写作了,如果一意孤行,你肯定会饿死的。
闲聊时,有的人也会说:“你当过老师,所以写作这事对你说应该是件容易的事吧?”
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逻辑。天下有那么多老师,都有写作的本领那还了得?我仅是一个小中专,学历比我高的比比皆是。学历高低和写作水平、能力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否则作家满天下而没有读者了。
其实许多人总抱怨简书上自己文章的阅读量低,却忘记了简书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写作功能,许多人来简书是来学习写作、来练笔而非来阅读,不写作而来简书看文章的恐怕寥寥无几。
专业写作者来简书的可能性也很小,所以来简书的绝大部分写作者是业余写作者,都是挤出宝贵的业余时间来完成写作练笔的。就这样阅读的时间就少之又少了。
其实文章阅读量低并不能说明文章质量不好,别人都没有打开文章去阅读,自己就怎能下“败絮其中"的结论呢。
在我看来,学习写作,原本就是学习知识,掌握写作技能从而增强自信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慢长的,谁都不是传说中的文曲星下凡,一生下来就能吟诗写文章。
可有的人却是急功近利,读了一些书,学了一些写作课程,就妄想利用写作实现“日进斗金”或获得“满堂喝彩",其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写文章不是简单的字词句的排列;也不是各种华丽词藻的堆砌,而是要赋予文章生命与灵肉,最重要的是要让文章有思想。
可以想像一下,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为什么如此密切,亲和力那么强。除了血缘关系外,因为相处、磨合的时间长,彼此有了高度的融洽和默契,才会营造出那么亲密的关系。
我们写文章也如此,除了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写作技巧外,最重要的还是与文字经常互动(多写),提高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常说写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也就是说,我们的写作素材是直接或间接的从生活中获取的。直接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间接往往是从影视或书本上获取。两者经思考内化,付诸笔端,才成为有血肉具有思想性和可读性的文章。
想写好文章,还是先问一下自已,为什么要写作?
如果想在短期内获益,写作不是最好的选项,如果你才高八斗,那你也是经了漫长的努力。
如果你把写作当作是对自己长期的一项投资,那我恭喜你了,也希望你每天都能努力去践行,然后把结果交给时间。
写作需要长期的沉淀,不断的给大脑输入新鲜的血液,刻意的刻苦练习,祛除内心的浮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各种诱惑。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才能等到写作路上的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