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第五章

第五章 进犯行为。

大自然就像市场一样无情。基因控制下的个体为了存活和繁衍,无所不用其极。

虽然我以前也了解自然选择的残酷,但看到这一章节的时候,才是真正感受到基因竞争如此的激烈,欺诈、恫吓、妥协、合作,无所不用其极。无论在物种间还是物种内部,抑或是与整个生存环境,自然选择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基因和个体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生存的博弈。

鹰同鸽子的故事是一种“模式”。

还击策略者在每次搏斗开始时表现得象鸽子,就是说它不象鹰那样,开始进攻就孤注一掷,凶猛异常,而是摆开通常那种威胁恫吓的对峙姿态,但是对方一旦向它进攻,它即还击。

另一种有条件的策略者称为恃强欺弱的策略者(Bully)。它的行为处处象鹰,但一旦受到还击,它立刻就逃之夭夭。

还有一种有条件的策略者是试探还击策略者(prober-retaliator)。它基本上象还击策略者,但有时也会试探性地使竞赛短暂地升级。如果对方不还击,它坚持象鹰一样行动。

如果将我提到的五种策略都放进一个模拟计算机中去,使之相互较量,结果其中只有一种,即还击策略,在进化上是稳定的。试探性还击策略近乎稳定。

试探性还击策略本身,不同于鹰策略和恃强欺弱策略,它在试探性还击策略的种群中,只有其他一种策略,即还击策略,比它取得的成绩好些,而且也只是稍微好一些。

关于为什么同一物种的个体不将其他个体都除掉。 同一物种的个体是竞争最大的,从食物到领地到配偶,除掉遇到的其他个体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表面上来看是这样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地球上还会有生物吗,地球上的生物都因为自相残杀而灭绝了。  可以根据书上简单想象A B C,它们都是同一物种,之间都有相互竞争关系,如果A将B除掉也相当于为C除掉一个竞争对手,增加了C的优势。所以最稳定的,最优的策略就是不去和见到的同类过度竞争,如果不这样会为其他竞争对手建立优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