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一个提笔却不知道如何书写的一个伟大男人。母亲,一个坚强不屈,不卑不亢的生活强者。
一个生活在六十年代的男生、女生,经历风雨成长到二十几岁的男人女人,告别了每天疯跑的时候,正经的开始工作,因为,他们的孩子出生了,他们必须要承担起属于他们作为父母的责任。
每天的辛苦劳作只为了孩子有更好一点的生活条件,为了这个简单的梦想,他和妻子踏上了南下的火车,90年代的火车是绿皮车厢,没有很好的条件,能挤着站进人堆里已然是不错了!(一)
父母围绕的家没有了,她便成了众多留守儿童中的一员,对于儿时的她并不能理解离开的那一刹那需要多大的勇气,更不能理解父亲就犹如消失一般,常年居于外面,连想念的时候都记不清他的样子。
曾经,最怕的便是语文老师布置的作文《我的爸爸妈妈》,天知道她还有父母,她却不知道从何下笔!
爸妈南下,就很少再见面,只有妈妈隔两年会回来一次,小小的肩膀上跨着一个大大的布袋,里面装满了新的衣服,花花绿绿的零食,她盼了很久的母亲终于站在面前的时候,却怯生生的往后挪了挪脚步。
曾经在心里无数次的温习妈妈回家的一瞬间,会站在路口张望,会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会哭成一团,甚至是彻夜不眠的长谈分开的日子里她们所发生的一切。可是,这些事以后的日子里并没有真正的发生过。
妈妈每两年会在她的记忆里刷新一下, “你要好好学习,好好听话,我有时间就回来看你”! 爸爸这个人除了仅有的短暂的声音,就再也没有别的记忆了。
渐渐长大的她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了叛逆的时光,和父母从来没有好好的交流,更不知道要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一直理直气壮的认为父母对她是有所亏欠的。
青春期总是有那么多的冲动,她开始烦父母遥控式的管控,开始想要挣脱他们的束缚,想着离家出走的自己,想着不听劝阻以死相逼的自己,是多么的可笑。
很多年后,再见到父亲时,他已经有些许的沧桑,她竟有些心疼眼前的这个男人。
他总是对着她微笑,脸上的笑就犹心里开出的花一样,她却不敢开口说一个字,将早已湿的脸转到门后,不敢再多看一眼。
周围的亲戚们玩笑的逗着,自己的爸爸都不敢认了,可他们却不知道这份沉甸甸的父爱早已找不到头。他却不再多说什么,忍住了滴血的心和眼里的泪,满是愧疚的吃完了那一餐饭。
(二)
青春总是猝不及防的成长,和时间赛跑着,长大一点,再长大一点就可以去到父母身边了,一路想着,一路成长着……
当她踏出校门,走进社会的那一瞬间,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激动,终于可以去到他们的身边,去好好的弥补曾相互亏欠的日子,想象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的温馨的氛围,想象着父母亲会和她聊聊这些年的事,想象着那一片的祥和。
后来,也没有办法和父母和平共处,她就像上天派来惩罚父母的一样,让父母在辛苦工作后还要受她折磨,她好好工作,却从把钱花在父母身上,当父母希望她自己理财时,而找“让她反哺为由的时候”,当父母希望她好好安定下来,而找人四处游说的时候,她概不理会,她没有办法去理解父母的做法,让父母伤心难过……
她似乎快忘记了自己还有个家,家里还有爸爸妈妈!
(三)
离经叛道的人终归会在遇到很多事以后才会慢慢明白很多父母说的话,她开始试着不去反驳父母的话,只是静静的听着,然后,继续走自己的路,追逐自己的梦想。
她不知道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和父母相处,也不知道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和父母口中的他们(别人)相处,她只知道,她有自己的路要走,不是重复别人走的,也不是继续走父母未完成的路。
或许有一天,会吃一点亏,受一点挫,也会羡慕别人,可她更想做自己,做父母温暖的家人,做一个属于父母的子女,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