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前思考:1、一个茶壶只能装5杯水,同时来了7个客人,你如何倒这第一杯茶。
2、一个学生总是不写你留的作业,别的科目却完成得都很好,你怎么对待他?
3、接待一个提前预约的来访客人,他又带来了不素之客,你怎么处理?

工作分三个层次:“用手”工作、“用脑”工作和“用心”工作。
第一层“用手”工作就不用多说了,完全不在状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官差;
第二层“用脑”工作,我们大多都在这个范畴,“用脑”的表现是侧重对事物微观的把握,注重对技术性的、细节的思考,具体说就是眼睛看到的、手触摸到的,乃至各种感官能够体查到的,你按照各种感觉把它描述、整理、归纳、加工出来。比如写作中对一个细节的捕捉、一段景色描写、粗浅的文字校对;再如你会见一个客户,根据对方的身份、家庭背景做出详细的准备……“用脑”达到的极致,就是“绞尽脑汁”,所得到的结果、作品往往是中规中矩的应时应景之作。也许你的脑子和身体都很疲劳,但是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你并没有“用心”。
第三层“用心”工作,“用心”是能够宏观的把握事物,是对事物发生的背景、外在的关系等洞察清晰,甚至能够创造性的,将很多最初看似无关联的信息联系起来,达到最佳效果。“用心”是情商的体现,感情和态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有人生经验的积累,留心处处皆学问,这里有分寸、火候等感性判断,各个环节的相生相克、融会贯通,天时地利人和的分析,酸甜苦辣咸的配比,阴阳五行的运化……“用心”的高境界,是“心有灵犀”,是深层次的创造,是带着感情和血性的,得到的结果或作品是入情入理、雅俗共赏、至简至易的;她的本质是活泼的,灵动的,更是健康的。
那么,是不是只有高层领导才需要“用心”工作,普通员工做到“用脑”工作就可以了?诚然,高层一定要做到高屋建瓴、洞察秋毫,才能统帅三军立于不败。但是普通员工学会“用心”工作也可以把简单的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比如一个餐厅的点菜服务员,“用脑”工作的,勉强照顾三桌客人,而“用心”工作可能照顾六七桌;一个搞建筑的瓦工,用心工作可以比别人多砌砖,活儿干得也漂亮;一个文员可以把普通的公文写到字字玑珠、增一字则赘减一字则疏的境地……

“用心”工作第一步就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然其然”:倒水的服务员去倒水,她需要分清哪是主哪是客,该怎么一个程序、倒多少。其中一个环节最容易忽视:当客人面用热水烫一下杯子。作为一个客人来说,你当面用开水给我烫了,我就能放心喝,因为我看见你给我涮过杯子。你到别人家做客,是个什么心理,你就明白客人的心理了。当你知道你去干什么,为什么去干这个事情的时候,你顺其自然地去做,就能做好。
做到用心工作,还应该注意学习,但是刻意学的东西,常常是用不上的,自己真正的进步是悟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人性的东西靠感悟。有句俗话,“说有千说,是无两是”,就是一千个人说一千种道理,也就只有一种适合你的,你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拿出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本事,就是英雄。如果你不能领悟,不能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有样学样的结果必然走样。
学会用脑,更要懂得用心,两者结合才能达到工作学习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