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认为遗传决定了每个人天生的智力水平,而且固定不变。但认知心理学家经过实验研究证明,在你学到新知识时,大脑也会相应发生改变,经验会慢慢积累,进而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拥有成长性思维对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而学习要讲究方法策略,否则事倍功半,令人丧失信心。
一、学习新知识—让大脑更“累”一点
学习新知识时,我们曾经应用最广泛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课堂上记笔记,划重点;课后看笔记,背重点。似乎这样可以把书读薄,轻易地抓住重难点,并且能让自己看起来是在很努力地听课。
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我们的“直觉”是错误的,这种方法是低效的。人类的大脑天生是喜欢偷懒的,因为大脑活动会消耗大量能量,这也导致了人类进化过程中,四肢肌肉的逐渐退化,大脑更愿意停止思考来节省能量。
在课堂作笔记时,虽然能及时记录课程重点,但忙着写字的同时,大脑的参与度并不高,很难专注地跟随老师的思路参与知识的深度理解。而学习知识的本质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后,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加工并内化的过程。经过认知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结论是:就像高强度的无氧运动更能锻炼肌肉使其发达一样,充分调动大脑神经,让大脑“累”起来,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效果才会更持久,更不容易遗忘。令人感到轻松的机械抄写和重复阅读学到的知识是短暂的、易忘的。
简单的例子:初中数学老师在讲解不等式的解法时,学生要做的不是忙着抄写老师板书上的解法步骤,而是应该开动脑筋把不等式与之前学过的方程联系起来,对比两者异同点,着重理解不同点,经过这样稍加思考,学生恐怕很难忘记最后的关键一步:系数化为1时,不等号方向要分情况改变这个易错点。
又如:学习英语单词champion时,如果你喜欢足球,可以自己动脑编一个趣味性例句:The Chinese football team is the champion of the world Cup.(中国足球队是世界杯冠军)这样的例句关联已知事实,让人印象深刻,很容易进入你的长时记忆;而只依靠重复读几十次“champion —冠军”来记忆这个单词,往往是事倍功半,即使短期记住了,过后也会很快遗忘。
这种方法个性化差异较大,每个人的已有知识经验不同,对新知识的加工水平也会有差异,知识储备越丰富,越容易学习新知识。
二、复习—努力检索练习
课后复习时,翻开笔记本反复阅读课堂笔记,当我们能流利地阅读笔记后,会产生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的错觉。回头做试题时,会发现遗忘很严重。
如果上课时注重跟随老师的思路,逐步理解新知识的来龙去脉,只在笔记本上记录少量相关概念的名称和关键词,这个过程大脑参与度较高,可以深刻理解新旧知识的关联,就能够记忆大部分的课堂内容。
当天复习时,翻开笔记本根据记录的关键词,努力回忆课堂内容,将笔记补充完整,如有遗忘(这是不可避免的)做好标记,不要马上翻书找答案,等全篇回忆完毕后再翻阅资料查漏补缺(延迟反馈比即时反馈效果更好,因为延迟反馈更耗费脑力),这个过程被称为检索测验,这样做不仅能发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以便及时调整学习重点,还能使新知识与已知的建立更多联系,增加并强化头脑中用于检索知识的神经回路,学习效果会明显提升。
例如,我们有过这样的经验,在背诵课文时,长时间多次重复阅读就不如背诵到一定程度后自我检验或者由他人检验的记忆效果好。
三、多种方式提升检验效果
1.间隔练习
我们都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知识后最初的几天遗忘速度非常快,时间越久遗忘越慢,所以要及时复习,而且要有间隔的复习。认知心理学家也经过实验证明:有间隔的检索测验能让记忆更加持久,经过多次有间隔的检索测验,竟会对遗忘产生免疫。
具体间隔的时间因人而异,基本原则是只要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就可以。最低限度是,间隔的时间足够出现一点遗忘。学习者应该保持这种有规律的自测的习惯。
例如,学生可以制定一份自测计划,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已掌握程度,重难点或不熟练的知识可以间隔时间短一些,如隔一天、三天、五天;已经熟练的知识可以间隔时间长一些,如隔五天、十天、一个月。
2.穿插练习
直觉告诉我们,集中练习能快速提高对某项学习内容的熟练程度。但这次又是错觉,心理学实验表明,从掌握知识和长期记忆上看,穿插练习更耗费脑力,学习效果更好。因为把不同类型的问题或知识混合起来学习,可以提高区分问题类型的能力,辩识出同一类型问题的普遍特点,进而提高在今后测验中的成功率。
例如,学生在连续练习几道二次函数的题目后,接着练习几道之前学过的一次函数的题目,这样新旧知识关联,既可以强化对一次函数的记忆又可以加深对二次函数的理解。
3.多样化练习
对知识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理解和练习,需要消耗更多脑力,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可以被学习者更灵活的运用,长期来讲学习效果更好。
例如很多数学几何题有多种解法,可以利用不同的性质、定理从不同角度解出题目,经过这种一题多解的练习可以加深对各种定理的理解,未来面对新的问题时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心理学家对人类认知过程的探究从未间断过,目的就是不断提升人类认知水平,合理运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更好的服务我们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