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千洛
我人生的第一张信用卡,是公司统一办的。
2006年,工行,3000元。
那时,央企新员工,本科毕业薪资统一1500元/月,研究生1800元/月,博士记不清了,大约2300元/月。
我有些玩笑地想,该不会是因为薪资过低,怕我们饿肚子才给办的信用卡吧。
本以为聊胜于无,后来才发现,聊等于无。
2007年初,我把这张并没有什么卵用的卡注销了。
当时的我,内心很有些拿信用卡当洪水猛兽的意思,总觉得刷完卡,万一忘了还卡,会影响信用体系,或是卡丢了,被人盗刷,要承担巨额损失。烫手的山芋得赶紧扔掉。
直到2011年。
有位喜欢钻研投资的朋友带着那种 “ 嘘,我告诉你个天大的秘密 ” 的神情,和我提及了P2P和信用卡。
当时P2P刚进入中国不久,陆金所在内的大平台给出了18%-20%的年化利益吸引大家投资,而且提供信用卡充值投资服务。
这位朋友,用了4张各5万元的信用卡,计20万元,投资了靠谱的P2P平台,小赚了一笔。
当年的小白鼠我,颇有些惴惴不安,直到大家都已经安全退出了,我还在纠结,怎么可以用信用卡套现来投资呢?
P2P的事,当年可不敢去碰,但信用卡可套现投资这事,一直埋到我脑海里。
2012年,我在招行官网上申请了信用卡上门办理业务,直接约到公司。
当时连资产证明都不知道带上,就异常草率地办了第二张信用卡,额度1万。
朋友间聊起来,会问,你工资写了多少?职业和职位咋填的?
什么?
啥叫写了多少?
啥叫是怎么填的?
难道不是按银行规定,据实来填写么?
后来才知道,原来薪资,行业,职位等 与信用卡批到多少额度有很大关联。
由机器审资料,并非人工,所以在判定要给你多少额度时,都由机器来下判断,你的资料中哪些是帮你提升额度的,哪些是帮你降低额度的,最后给你一个综合分值,这个值对应你额度的多少。
换个角度说,这个是信用卡的漏洞,确实也有人研究银行的规则来办理多张大额信用卡,然后失踪,造成坏账的。
作为一个善意的用卡人,可以用一些小技巧来提升额度,来满足后续的投资需求。
大约半年后,因为用卡合规和消费评估,我的信用卡固定额度升到5万。
我将信用卡用于日常消费账户加紧急备用金,将日常消费能刷卡都尽量使用信用卡,充足用好信用卡的最长账期。
比如,我的账单日是22日,还款是下个月10日。
如果有大额消费赶在20号左右要刷,那我就等到22日及之后再刷。
账单日是下个月的22日开始计算,账期从23-31,1-31,1-10,共有49天的最长账期。
这样,你可以拿着银行的钱消费,而原本消费需要用的钱,可以存成1个月的短期理财或是放到p2p的活期中,大约会有年化4%-6.3%的收益。
如果是1万元的话,49天的p2p活期,就有84.57元的利息。
但,为避免逾期,建议提前3个工作日取出理财。
信用卡并非洪水猛兽,只要你不将有了信用卡等同于提前挥霍的理由,就可以合理利用信用卡来消费及应急。
更有甚者,这是我后面才知道的...
买车买房部分地区也是可以使用信用卡支付首付的。
现在买房有些地区虽已经不让首付用信用卡了,但是支付订金用信用卡,开发商还是允许的,包括后续流程的一些费用,信用卡也都用得上。
当然,消费积攒的积分,我会用于换购产品,双立人的刀,WMF的锅,哈哈,品质棒棒哒。
关于旅行,信用卡更是用处多多。
招行很早的时候就推出了全币种的卡,不管在哪个国家,都可以以当地的币种以当天的利率结算,回国后用人民币来还款,省去了一道汇率换算的损失,我精确核算过几次,全币的卡会节省,同时大额还有返现金的活动,额,省多少与返多少,这里不细说了,听起来像是给小招做广告呢。
如果用信用卡订酒店刷预授权付押金,退房后,押金直接退还到信用卡,消费的费用另行刷卡,不用再折算押金,省得算来算去耽误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余额,支付宝余额(如果你不用微商银行免费提现的话)都可以通过还信用卡账来间接提现。
招行给我的国内临时额度是12.5W,境外临时额度,刷完一笔直接升到11-13W。真是很慷慨。
大约是我这类客户一直没有给他们创造收入,就各种提醒可以升固定额度,要么升到5.6W,要么是升到白金卡,提供了五类卡片选择,固额是8.6W,但是要交年费3600元,于是,我选择提升至5.6W。
另外,因着广发各类刷卡优惠活动和卡片的差异化政策,跑去广发办了一张白金卡,10万额度,年卡费用更低,享受龙腾卡及相关服务,且年卡费用可以使用刷卡的金额和次数来抵扣掉,相当于免费。
哈哈,15.6W的固定额度,22.5W的临时额度,从未逾期,也从未分期,没有因用卡给银行多交一分钱,反而,通过合理使用了信用卡,达成出行,投资,换购礼品。
因为用卡习惯良好,招行信用卡微信公众号,经常会弹出“ 你具备了我行30万现金贷款额度的资格...”
额,暂时并不需要。除非有一天,我的投资收益能大过贷款收益,才会去考虑。
也经常有客服到了还款日会电话问我,你要不要现金分期啊,还有礼物送喔。
答案永远是,不需要。
分期的手续费足够可以买到他们的礼物了,还有可选范围,再说,分期送的礼物我大概率都不需要。
信用卡最重要的用途并不是如上所述,而是,可以帮你建立你的信用体系。
如果你向银行借小额款,按时还了,你就具备了一定的信誉,再去借高额度时,又按时还了,你的信用等级会慢慢越来越高,越容易在银行借到钱(额,负面新闻里,骗子也会这么干,不要学他们!)。
反过来,如果你从来没有向银行借钱,等到有一天,你想向银行借钱,银行从何评估你的信用体系?就算有第三方机构征信体系可查,但是额度远不如你日积月累来得更高。
信用卡是工具,你拿信用卡来理财,还是去挥霍,都取决于你自己。
如果你尚无驾驭自己消费欲望的能力,还是远离信用卡吧。
如果你已经能够合理用卡,那就多多琢磨信用卡的更广泛的善意用途吧。
如果有更多信用卡故事,也欢迎大家留言喔,谢谢你们看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