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拍拍〈1〉

        摄影几乎成了我生活中不可获缺的部分,无论行走城市与乡村,还是独处一隅,看到和想到的总是与摄影有关的话题。我常说摄影在于发现与表现,在于不断的行走与拍摄。从观察和思考的角度,不仅停留在所见即拍的记录,在尽可能反映事物真实性同时,又应为常人所未见所未想的新视点,体现不同的视觉解读,寻找影像自我个性化表达的意义,这是我对摄影的理解与感悟。新的一年,我用《走走拍拍》将看到和经历的人与事,用镜头把它纪录下来,并成为一种与自己与他人对话交流方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十几天前下了场雪,虽然城市雪早已融化,可农村气温较低,房顶仍留有残雪。1月3日,一位骑电车的老人从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叶县洛岗古戏楼前经过,该戏楼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1月3日,叶县洪庄杨乡洛北村的普通院落里,一些村民围着热气腾腾的灶台前,和面、漏粉、捞粉,晾晒,忙个不停,这种传统手工制作粉条的场景勾起人们难忘记忆。

      粉条加工在我国有千余年的历史,目前在农村依然保持着粉条的传统手工制作方法。粉条是以大米,豆类、薯类和杂粮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干燥淀粉制品。在北方粉条大多以红薯为主,传统制作粉条的既是手艺活,又是体力活,需要打芡、和面、漏粉、捞粉、冷却、冻粉、晾晒、捆扎、包装等等主要制作工序流程。粉条的制作要选好天气,必须在零下3-10度的晴朗天气来制作,因为要经过冰冻,且要冻透才好吃,才更有劲道,久煮不烂。和面需要四五个人共同协作,默契配合,还要掌握水的温度,粉面光滑适度,柔软劲道。漏粉是粉条制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力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粉条的粗细。用手振动比较费力,用锤子锤打双手不停替换,还要掌握捶打的力度。传统手工制作人工效率低且成本较高,因不含任何色素、添加剂,光滑劲道,口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收信快乐》剧本 1-1 李:我不是故意的 请不要再哭了!1-2 李:这枝铅笔送给你,我只削过一次,我真的不是故意...
    天是晴朗的阅读 1,476评论 2 4
  • 【声明】本文授权发布,原创出自微信公众号“爱美客”,作者:宇姑娘,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大城市生活的我们,急躁与焦虑...
    豆小逗儿阅读 150评论 0 0
  • 看, 摘了眼镜 眼不见 不, 看不清心不烦 此等容颜 该早晚跪拜苍天 感谢上天顾眷 顺风顺水走到今天 多少美貌娇颜...
    54f70f613c7c阅读 68评论 0 0
  • 特别的路灯两排排开 鞭炮、唢呐、小锣鼓 北方夏夜的风最清凉 入世的人享的了几时 贪念、执念放下些许 智慧就升起一点...
    瑾_年阅读 264评论 1 0
  • 2015年4月,我有幸在南京参加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在会场的门口,我遇见了这本书,一时被名字吸引,于...
    左左小白阅读 1,2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