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家长举报游戏公司的时候,都有一堆人出来为游戏厂商叫屈。
为了抗议家长们的投诉,青少年们以牙还牙。
建议关闭麻将馆,禁止广场舞等成年人娱乐活动。
不知不觉,网络游戏已经有了无数的拥护者。
在一定的年纪,总是会疯狂地沉迷于网络游戏。
这个时候谁劝都没有用,那股疯狂劲儿过去,就会彻底放下。
没有三十岁以上的人会为了游戏废寝忘食。
游戏也只是某一个时间段的精神食粮。
可青春期最好的回忆如果只是游戏,多年会应该格外遗憾。
那些建议关闭成年人娱乐场所的人,多半是没成家的人。
没有经历过孩子沉迷网络的无奈,自然可以说出这样轻描淡写的话。
这两件事看上去一般无二,其实却相距甚远。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能控制好娱乐的时间。
可几乎所有的青少年都没办法抵御游戏的诱惑。
成年人就算是每天跳广场舞,打麻将,也不会对生活有太大的影响。
可青少年若是把时间都花在游戏上,未来必定要为生计发愁上火。
说句实在话,大部分人改变命运的途径都是读书。
当出现一个充满诱惑的东西时,基本上都会分心。
早些年手游不像如今这么泛滥的时候,大家的空闲时间都用来看小说和聊天。
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我庆幸当年虽然没有苦读圣贤书,却阅读了大量闲书。
若是当年有王者荣耀,想必我会把时间都花在打游戏上面。
假如真的是那样,时下的自己又该靠什么解决温饱?
难道靠着自己的游戏操作去做职业代练吗?
亦或是开个直播赌一赌能不能一炮而红。
代练的职业很短,主播的走红机会渺茫。
打游戏打出自己的职业,对大部分人而言真就是痴人说梦。
当初在某传媒公司工作时,天天都有什么国服玩家前来应聘。
试播了一个月没人气的,很快就被公司踢出门了。
国服玩家已经算是高端玩家,尚且这么艰难,更何况天赋一般的普通人。
那些做着电竞梦的少年们,真的应该去面试一下相关的公司。
只要体验过一次,就不会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现在的游戏都开始限制未成年人的在线时间。
之所以会管理得这么严格,就是因为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网络游戏正在蚕食青少年的时间,对他们的影响绝对是弊大于利。
很多人喜欢把孩子沉迷游戏推给父母和家庭教育。
这样的指责只能说站着说话不腰疼。
说这话的人,难道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比游戏更有诱惑力?
还是觉得自己心大,可以放任自己的孩子在游戏里难以自拔?
有人说游戏公司多无辜,千辛万苦研发出来的游戏还要被管控。
可人家研发游戏的目的不是为了娱乐大众,而是为了掏空大众的腰包。
很多优秀的单机游戏为什么没有大力发展?
还不是因为收益太少,难以成瘾。
一些游戏公司的营收甚至比一些上市公司还要高。
赚了这么多的钱,自然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时下的网络游戏和当年的鸦片基本上是同一种东西。
快乐了一瞬,却要用一生来填补那时虚耗的光阴。
说回正题,如果没有这么多的网络游戏,当代青少年闲暇时会做些什么?
回看当初手游没有这么盛行的时候,就有了答案。
大家的线下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一些,人与人的交集也会更密集一点。
而各种小说和杂志还是大家争相传阅的宝贝。
最重要的是,不会因为游戏产生太多的负面情绪。
时下的很多游戏为了让人上瘾无所不用其极。
有时候甚至影响到了人的情绪,以某农药为例,不少孩子都为其暴跳如雷过。
里面的一些历史人物被胡编乱造出新的故事,误导了不少青少年。
而很多孩子甚至背着父母在里面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属实影响到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这样的不良游戏被限制登陆时间,属实要为相关部门点个大大的赞。
类似的游戏还有很多,被波及的青少年也数不胜数。
即便有再多人为游戏辩护,却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大多数人到了一定年纪,没人在意你游戏打得好不好。
人的青春很短,把时间耗费在游戏上面,最终后悔的是自己。
不合时宜的娱乐,未来要花千百倍的时间去补救。
如何抉择,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