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颜回见仲尼,请行。
曰:“奚之?”
曰:“将之卫。”
曰:“奚为焉?”
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所行,则庶几其国有瘳1乎!”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则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且德者信矼(gāng)2,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炫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育其美也,命之曰菑(zāi)3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4求有以异?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门其捷。而目将萤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yǔ)拊(fǔ)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身以挤之。是好名者也。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
注:
1瘳:病愈。
2矼(gāng):坚、实。此处指真实。
3菑(zāi):害。
4恶用而:何用汝。
解:
颜回是孔子的弟子,以师命居,救国济世。这里以一代万,实揭示儒者的普遍情结。回向老师孔子请辞前往卫国游说,却遭到孔子的诘难。在《庄子》中,孔子常常会失去儒学宗主的风范,或被鄙为不得道者,或人斥其行迹可笑,或屈尊成了老聃的学生。凡此都让人眼前一亮,惊觉儒学对吗?(当然,庄子若看到我们会这么想,一定鄙夷我们层次太low)不管怎么说,文本对儒学的解构都有助于人冲破惯常思维的桎梏,打开独立思考的大门。
按照庄子的思想,选孔子本人批评儒学观念才是真批评。正如《齐物论》章四一开始所提到,“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论语》反映出的孔子是儒学思想的坚实捍卫者。而在《庄子》这里,孔子认识到“早期”言论的严重不足,意识到儒学思想实践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而又生成了一套“非儒学”的理论。“非儒学”不是“非”儒学,而是提出“真儒学”。
颜回跟孔子说明去意时,孔子就批评他自身都难保,还想保他人。这话听起来显得含糊,容易望文生义;正面地讲,也有不小解释空间。对比下文,孔子大概说回到卫王那里会遭到杀生之祸,不得保身,进而可推测他的游说也没什么用。进一步讲,孔子实际批评颜回不懂保身之道,或者说,根本不重身,就不懂“身”之为何(这明显在谈道家的主要思想了)。
后三段,孔子就“往而刑”谈自己的想法。首先,一般儒者游说国君,定会标榜盛德,彰显真知,试图以情理服人、动人。但孔子反问颜回:“你知道这德、这知背后的动因吗?”德,其实为名;知其实出于争。有德之人会声名远扬。不过此处的“名”可不限于事后名声的理解。(非原意)“名”为命名,有命名就有区别,有区别就有比较(可将“是非”“对错”的命名视为架构性的通名)。所以后面也说“名也者,相轧也。”不光有名声大小的比较,同类事物下的命名都可以比较。知的道理相对容易理解。各有各知,各持各知,各护各知,彼此不相让,所以产生争论。究到深处,知、名的道理无二,甚至彼此可以替换。知为名,名为知。
更进一步,孔子假设颜回境界提升,不争名利。但他说,这又有什么用,卫君又不是你!他假设卫君会怎么想怎么做。颜回以一个贤人的身份去见卫君,夸仁赞义,这反衬出卫君不懂仁义了(不是好君王)。如果卫君懂,自会广纳贤人,还用等颜回亲自上门。卫君受到鄙视,就不会放过颜回。待颜回没话可说了,他就会反游说颜回。终至两人不得和解,颜回身首异处。类似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有发生的概率,但同样也有不发生或者相反的概率。这里面要记住大前提,即卫君“其年壮,其行独,……”,是个十足的暴君。如果换个开明的君王,儒学自有适用之处。
下文桀杀关龙逢,纣杀比干的例子,又回到了好名而争论,以至害生的道理。不过这里,庄子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例证的偏颇,又举出儒家圣王尧、禹的例子,来说明“名实者,圣人知所不能胜也。”关龙逢、比干的遭遇可以归结为暴君的存在,但庄子反问,圣王固然不会杀贤臣(也不一定,会变),但他们自己于世征伐,这背后其实还是受着名实的困扰。
文:
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
曰:“恶!恶可!夫以阳为充孔扬,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1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为徒也。擎跽曲拳2,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谪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
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3,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
注:
1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压抑别人的劝谏,其自己内心的舒畅。
2擎跽曲拳:“擎”,执笏;“跽”,跪拜;“曲拳”,鞠躬。
3谍:当。
解:
颜回在听了老师的一番教诲后,仍执意前往,但准备改变策略。“策略”这个词略有不当,应该说是觉悟、境界。不幸的是,颜回的两个想法又遭到否决。“端而虚,勉而一。”外表端肃而内心谦虚,勉力行事而意志专一。在原有的基础上,颜回懂得虚、勉。虚便不据德、知为傲;但勉是明知力不足而强为。孔子自是不赞成。“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内心诚直而外表恭敬,引用成说上比于古人。跟以往不同,颜回对此做了番解释。“内直”以天为徒,回与卫君同;“外曲”以人为徒,行众人皆行的纲常礼仪,回与众人同;“成而上比”以古为徒,借古为镜,为盾,古非我造,保证客观性。可见颜回此次的作答心思审慎。但孔子觉得还不够,即便免了杀身之祸,但于卫王无益。
说到这里,孔子才道出心底话:“回啊!你太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了!这是你的要害!”
文: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仲尼曰:“斋,我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暤天不宜。”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
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有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
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梵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
“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也,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阙者,虚室生白。1吉祥止止。2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羲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注:
1瞻彼阙者,虚室生白:关照那个空明的心境,空明的心境生出光明。
2吉祥止止:福善之事至于宁静的心境。
解:
颜回这次无语了,他问孔子该如何是好。上文最后孔子点睛,说颜回“师心”。早在解《齐物论》章三时,我们已经提过“夫随其成心而师知,谁独且无师乎?”这两个“师心”是一个意思。有人解“谁独且无师乎”为“哪一个人没有‘师’呢”。此处“师”大概可以理解为师法、效法等。我觉得这样译不妥。此译与译“谁无师乎”的意思一样,忽略了“独”的意蕴。可以译为“谁能独然自在,不效法成心呢?”此处“心斋”的提法也有这个意思。
“心斋”是什么呢?说句鬼话,它不能是个东西。但凡是东西,就用“心听”了。孔子解释“心斋”时体会到言不尽意的痛楚,只能靠一些意向来反射它的形象。想要做到“心斋”,至少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一志”,二是“虚”。后者较前者更为本质。为了表达“虚”的道理,庄子借用了“听”“心”“气”等“虚物”。
不虚到虚,不斋到斋,这个过程怎么实现的,说不清。不过孔子为颜回描述了“心斋”的境界。凡是“心斋”之人,能够关照空明的心境,生出光明,能够不用心智就求得知识,凡事不留行迹。这是何其神妙的境界!
孔子对“心斋”浅尝则止,欲深入,请关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