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又被儿子气得失了淑女风范,他的犟嘴几乎让我抓狂,我大声质问他:你这样犟到底有什么好处?
事情是这样的。
每天晚上或者第二天早上,我就会将打包好的垃圾放在门后楼道靠墙角的地方。
每天上午八点左右儿子去游泳馆锻炼,我就告诉他下楼时把垃圾捎带下去扔到垃圾桶里。
可经常他走后我出门时,看到垃圾就在那里放着,他下楼时从来不会记着捎下去。
今天早上,我又告诉他下楼时捎着垃圾,养成习惯,只要看到门口有垃圾就及时捎下去,不要每一次说了也不做,不要每一次都得别人说着才去做。
儿子看着手机屏幕,毫不在乎地对我说:“谁让你把垃圾放门后了?你要是放在门边,我一开门就看到了,我能不捎着?”
“放门边不挡着人家上楼梯?放门后也不远,你只要用点心,放哪里不一样?”我有点生气。
“我就是不习惯看门后,你为什么就不能按照我的习惯放?”儿子也开始语调上扬。
“按照你的习惯就会影响别人走路!你只要关门时注意一下墙角,这事就有那么难吗?”我的火气彻底被勾起来了。
“昨天晚上为你锻炼的事,说你你就犟,今天又是这样!让你去健身,你就说你没吃饱饭;让你捎垃圾,你就说不看门后是你的习惯!难道听我的话改变一下自己就那么难?你这么犟到底能有什么好处?”我积压了几天的不满像脱缰的野马,从我胸腔里从我嘴里喷薄而出。
儿子不再作声。
“除了惹我生气,你能收获什么?”我最后扔下一句话,气得饭都没吃,就把自己关进了房间。
我的儿子,很快就过十九岁生日了,很快就要上大学了,再过三四年,很快要踏入工作岗位了。
现在的他,依然我行我素,依然自以为是。家长的话他不愿放心里,有事没事就喜欢犟两句,这个毛病如果不改,将来一定会害了他。
说到这,让我想起一件事,以前跟任何人未曾提起。
七八年前,我们学校来了几个实习生,其中有一个男孩子,他是我以前教过的学生,回到母校后又跟着我实习。
这个跟我实习的大学生,平时来得比办公室所有老师都晚,从来不知道打水扫地整理卫生,还把自己当成一个需要老师伺候的学生。
这些且不说,就说一下他的“犟”,也可以说是“自以为是”。
跟我听课有将近两个周的时间了,我想听听他的课,然后好具体指点。记得我提前两三天告诉他备一节课,然后我和其他老师去听听。
这期间,实习生从来没有问过我一个关于上课的问题。
上课时间,他在上面天马行空,天南海北,无关紧要的内容东拉西扯,重要的知识点一点不讲。
同学们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他老师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干脆拿着听课本走了。
我在下面也坐不住了,就像有人给了我一巴掌,脸火烧火燎的。
评课时,我故意避开其他老师,因为我担心守着别的老师批评他,他会觉得难堪。
后来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他的“自以为是”让我惊讶到五体投地。
我说,每一篇课文都有需要让学生了解的知识点,每一堂课都有需要解决的学习任务,每一个设计都应该为课文学习服务……
他说,我觉得这些学生眼界不够开阔,知识面不够宽广,我这样讲,是为了让他们懂的东西多一些……
无论我是针对课堂安排提出意见,还是针对课堂内容提出看法,他总是坚持他的观点,就好像我在他眼里,不是个教了十五六年的老师,而是一个不懂他教育思想理念的傻子。
跟他的交流最后以失败告终,最后我说了一句:如果以后你真能当老师,别说是跟我实习的。
接下来的实习时间里,我不再妄想纠正他的问题,他愿意问我就说给他听,他不问也就随他的意,只是有一点,我的课堂再也没有交给他,我担心他扰乱了我的课堂秩序,耽误了我的授课任务,回头我还得给学生再讲再补。
你看,这就是“犟”的收获,这就是“自以为是”的成果。
我特别想通过这篇短文告诉我的儿子以及跟我儿子差不多大小的也愿意跟父母犟的孩子:现在跟父母犟、不听父母的劝告无非就是惹父母生气,招来一顿责骂。
可是……
如果你工作了,同事给你指出问题你不听,你就失去了增长能力的机会;客户给你指出缺点你不改,你就可能失去客户的信任和合作机会;领导给你提出意见你不接受,你就可能失去工作的机会;
如果你谈恋爱结婚了,还是不听妻子劝告,跟家人犟来犟去,你们就可能一直战争不断,重蹈诸多人离婚的覆辙,最终妻离子散;
如果你在社会上不听劝告,你还可能有生命之忧……
想想这“犟”的弊端,该如何自处你们应该有定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