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作者斯蒂芬原本是个大胖子,他的计划和大多数人一样是减肥。而当他到了健身房后却连半小时的锻炼任务都感到艰难。
他想,不如试试做1个俯卧撑吧。就是这个黄金俯卧撑,使他接连做了1个又1个,竟最后完成了半小时运动任务。
后来,他开始研究这个策略,并命名为微习惯。斯蒂芬拥有了梦想中的体格,写文章是过去的4倍,读的书是过去的10倍。
但什么是微习惯呢?它又为什么能带来如此大的改变?
本文将告诉你微习惯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应用它。
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习惯, 微习惯就是它的大幅缩减版本。
比如你想每天做1000个俯卧撑,那就改成每天做一个俯卧撑。你想每天阅读半小时改成每天读50字。而最终你会发现,自己总是能超额完成任务。
斯蒂芬说:小决心总比大决心好。
当我们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如计划每天跑10KM时,大脑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大脑会对你说:这个任务太难了,我们不如下班后窝在沙发上打电子游戏吃零食更舒服呢。
于是你妥协了,计划也一再失败了。
所以每当有人说他计划每天要怎么怎么样时,习惯养成大概率会失败。
因为大脑并不喜欢剧烈改变,想象你处在舒适圈中,而你想要的东西在圈外,你以前的策略让你像一根皮筋急于挣脱目前的束缚,而好不容易借助某种力量弹出去了,却没过多久就回到原地。
而微习惯帮你减弱抵触情绪,它像在舒适圈边缘来回试探,只要你觉得害怕它就立马缩回圈内,当它觉得安全时,又可以稍稍离开舒适区。
习惯养成的第一个信号就是抵触情绪减弱。
于是你开始进行那不可思议的一小步时,会发现自己总是超额完成任务。你对自己说完成一个俯卧撑行,但当你摆好姿势一切准备就绪后又顺便多做了几个。
因为如果把目标定的很高,主观疲劳就会很严重。事情还没开始前,大脑就早早对事做了预判说「这太难了,你根本做不到」。
而微习惯让我们的主管疲劳减退,让我们跨出第一步。
作者斯蒂芬就是用这样的策略写了更多的文章,读了更多的书,拥有了满意的体型。
这得益于那不可思议的一小步,减弱抵触情绪后迈出行动的第一步。下面介绍使用微习惯的具体步骤。
七个步骤制定微习惯
1.
选择适合的微习惯
不要超过四个,否则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并且作者建议我们做计划时,不要设想最轻松的时候,而要设想最困难的时候。
然后去把你的习惯浓缩成不可思议的一小步,每当遇到抵触情绪就创意性的把它越缩越小。
比如你的习惯是想多喝水,就缩成每天喝一杯水。或者缩成每天随时拿着杯子,还能再缩成杯子空了就倒水。
2.
挖掘每个习惯的内在价值。
当我们完成上一步后,便要去明确「这个习惯带给我的价值是什么」。作者推荐用为什么钻头找到来源,即:
我想写作。
为什么?
因为我想通过输出文章来巩固所学的概念,让别人了解我的思想。
为什么?
因为我需要获得认同,让别人觉得我是一个愿意自我精进的、主动成长的人。
为什么?
因为我希望获得别人的帮助达到自己的目标。并且我喜欢写作,它能带给我一种成就感。
这一步骤帮助我们找到培养习惯的内在动机。
3.
明确习惯依据,纳入日程。
在我们培养习惯的时候有 时间和行为方式两种依据。
比如你会选择下午三点去跑步,也可以决定在吃完晚餐后的半小时去跑步。
书中认为,如果你想把某件事变成是生活的一部分,就不要设定具体依据。你说下午7点开始跑步,只要在睡觉前截止就好啦。
4.
建立回报机制
关注自己的感受,在认为需要奖励的时候回报自己
作者书中推荐我们摄入合适的糖份食物(适量),以及用大笑作为回报奖励,即在他完成一个微习惯后,给自己播放搞笑视频。
而我觉得这种回报机制,可以采用内在奖励。比如完成微习惯后发朋友圈,你会获得赞和评论。把心得写成文章发表在知乎或者简书上都能带来极大的成就感。
5.
记录在纸上。
把想法记录在纸上印象会更深刻。所以作者建议我们在日历中把微习惯执行日期标注出来。
6—7.
微量开始超额完成,摆脱高期待值。
就像前文所说,我们用微习惯实现目标主要依靠超额完成的任务量。
当你告诉自己今天只需要写50字时,这很简单,简单的不可能失败。于是你动手写了更多的字。
可值得注意,你明明目标设定写50字,而你知道你真正的目标并不是这个,所以偷偷要求自己完成更多。
不要这样做。切记!只有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在坚持目标上就好了。提醒自己:你的目标并没有改变,只要完成50字就算成功!
完成微习惯就算成功!
《微习惯》书摘
小决定比大决心效果好,如果一种策略总失败,那就应该换换别的了。
如果你想解决一个问题,就从对立面思考,看看有啥创意能迸出来。
习惯形成的第一个信号是抵触情绪减弱,在一段时间过后出现热情不足的情况,其实是个积极信号,表明更稳定的基底神经节在慢慢夺取控制权。
一旦你开始做,「已经开始」带来的心理影响会让感知难度明显降低。
基底神经节会对抗剧烈变化,却不屑于防御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