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春鸣:央企离职后在不确定中寻找成长的边界

1998年,我31岁,已经是深圳外贸集团旗下公司的副总经理,享受副处级待遇 。在那个年代,这八个字的分量,足以让我在任何饭局上挺直腰杆,也足以让家乡的亲友们觉得,我的人生已经稳了。所谓的“铁饭碗”,对我来说,是镀了金的。每天,我穿着熨烫平整的衬衫,走进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处理着上百万的业务,签署着一份份文件。我以为这条路,会像深圳深南大道一样,宽阔、平坦,直通一个安稳的退休生活。我身边所有的人,无论是同事还是朋友,都在这条名为“稳定”的赛道上,追求着更高的职位、更好的待遇。我们坚信,只要依附于一个强大的组织,个人的命运就有了保障。这种信念,在当时,如同空气和水一样,自然而然,无需质疑。

2003年,一个更大的机会摆在我面前。原先的老领导调到三九进出口集团,许诺给我更多的资源和更高的提成,邀请我过去担任下属公司的副总 。我几乎没有犹豫。从一个稳定的平台,跳到另一个看起来更强大、资源更雄厚的平台,这难道不是“求稳”之路上的最优选择吗?我放弃了经营多年的位置,满怀憧憬地投入了新的怀抱 。那一年,我36岁,正是男人事业的黄金年龄,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即将迎来再一次的平稳跃升。

然而,我从未想过,命运的耳光,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响。

我调入三九集团的同一年,这个庞然大物,毫无征兆地爆发了债务危机 。我至今还记得那种山雨欲来的窒息感。一开始只是传闻,财务的同事脸色越来越凝重,报销的流程变得异常缓慢。紧接着,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公司十几个账号,一夜之间全部被银行或者法院查封 。那一刻,整个公司的血液仿佛被瞬间抽干。我们就像一群站在铁轨上的蚂蚁,眼睁睁看着一列失控的火车迎面撞来,却无处可逃,无能为力。

2004年初,工资停发了 。恐慌和绝望在办公室里蔓延。那些昨天还在规划未来的同事,今天开始唉声叹气,四处打探消息。曾经热火朝天的业务部门,变得死气沉沉。每个人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但没有人知道锅什么时候会烧穿。我作为公司高管,却和普通员工一样无助。我开不了任何一张支票,也给不了下属任何一个承诺。那种感觉,就像一个船长,船已经漏水,却没有一块木板可以去堵,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慢慢下沉。我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你的能力、你的经验、你的职位,在系统性的崩塌面前,一文不值。你所有的安全感,都建立在一个你无法控制的庞然大物之上,当它倒下时,你被压得粉身碎骨,甚至不知道原因。

最终,遣散的通知下来了 。大家排着队,办手续,领走自己微薄的私人物品。曾经无比熟悉的办公室,几天之内就变得空空荡荡。没本事的下岗回家,有本事的另谋高就。我负责的那个叫“九威行”的公司,成了一个没人要的烂摊子,被作为最后的“包袱”甩给了我 。没有资金,没有业务,甚至没有几个员工。36岁的我,站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从一个前途无量的国企高管,变成了一个“负资产”的失业者。那一刻的无力感和焦虑感,我永生难忘。我问自己,我做错了什么?我每一步都走在大家认为最正确的“稳定”道路上,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在最绝望的日子里,为了让公司活下去,我只能靠着过去在外贸行业积累的一点人脉,做起了钽粉和氧化铌的出口生意,赚取微薄的利润来维持基本的运营 。那段时间,我没有了职位的光环,没有了组织的庇护,我一无所有,除了我自己。我必须自己去跑客户,自己去谈订单,自己去处理每一个琐碎的环节。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接触葡萄酒,当时只是从北京一家公司进了几万块钱的美国纳帕葡萄酒,试着在圈子里卖 。我没想到,这个无奈之下的求生之举,竟成了我人生的转折点。

我开始疯狂地学习葡萄酒,在各种论坛上写博客,分享我的心得 。因为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专业的课程和书籍,我成了第一批在网络上系统分享葡萄酒知识的博主 。慢慢地,有人开始通过我的文章认识我,信任我,并向我买酒。我发现,我不再需要依附于任何平台,我的专业、我的分享、我的信誉,正在为我构建一个新的、属于我自己的平台。我不需要庞大的组织,不需要复杂的层级,我一个人,一部电脑,一颗真诚分享的心,就能创造出真实的收入和价值。

那一刻,我醍醐灌顶。原来,过去十几年,我所追求的“稳定”,恰恰是最大的风险。因为它让我将自己的命运,完全交托于一个外部系统,而这个系统本身,却充满了不确定性。我像一棵长在别人花园里的藤蔓,花园被毁,我便无处攀附。而真正的安全感,不是找到一堵永不倒塌的墙,而是将自己活成一棵树,根扎得足够深,无论风雨,都能屹立不倒。我创办的中喜酒业短短几年的时间,靠我用不花钱的自媒体的模式,快速的发展成为国家级放心酒示范工程企业,广东酒业销售十强和著名品牌企业,我也成为广东酒业的功勋人物,这个亲身经历和实战方法我都写在我去年出版的《专业与敬畏:葡萄酒创业与销售指南》里。

今天,我看到无数的年轻人,正在重复我当年的焦虑。他们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拼命地想抓住一份“稳定”的工作,忍受着不喜欢的老板,做着没有激情的事情,只是为了那份看起来很安稳的薪水。他们害怕被裁员,害怕35岁危机,害怕被时代抛弃。

我想用我36岁那年的惨痛经历告诉你们:真正的安全感,从来不是一份工作,一个职位,或是一个强大的组织能够给予你的。

真正的安全感,是一种随时随地,能依靠自己的专业、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信誉,为别人创造价值,并从中获取收入的能力。这是一种刻在你自己骨子里的、谁也拿不走的能力。当你拥有了它,世界才是你的。你不再害怕失业,因为你本身就是一个“一人公司”;你不再畏惧未来,因为你随时有能力创造自己的未来。这,才是在这个时代,我们唯一值得追求的“稳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