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愁涧深处。
小白龙懒懒的俯卧涧底,四周一片寂静。漫长的等待,让他感觉无聊至极。
这等待值得吗?只是为了保留自己的性命?
想起了自己被绑剐龙台的时候,小白龙眼前又盈出了泪光。
他想不明白的太多。
仅仅是自己年少轻狂的一个过失,打坏了西海龙宫玉帝赏赐的明珠,就被父王告上了天庭,直接要剐杀了。
做为龙王三太子的小白龙确实想不明白,自己在父亲的眼中的地位。比起龙王这个官职,牺牲个儿子根本不算个事儿。
其实西海龙王本想是装作铁面无私,向玉帝表明自己是个忠诚的臣子,没想到玉帝直接下令把小白龙给杀了。
老龙王心中虽然后悔,但一样要谢玉帝明断。他在官场这么多年,混到龙王的位置,自然明白有风险,但没想到自己忠诚,在玉帝那里也是不值一提。
或许那天玉帝心情不好,刚请如来收伏了孙悟空,猴子闹天宫把天上搞得一团糟,损失了财宝无数,把最珍贵的蟠桃和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也给吃完了。为了请如来,办了个安天大会,把天宫的好酒好菜也吃个差不多了,搞得这段时间自己都没有什么可吃了,真是让玉帝郁闷。
恰好,西海龙王送来了好礼,三太子犯错,干脆剐了他,吃龙肝龙肉补补身子。
玉帝做了决定,就准备过两天好好解解馋。
可没想到这小白龙的肉不是那么容易吃的,问斩那天,手下突然来报告,观音菩萨到访。
心里老大不愿意,但还是要给观音菩萨面子,毕竟人家是如来佛的人。逃了死罪的小白龙,还不知未来是什么样子。
在西海身为龙太子,为所欲为,无人敢管。天天自由自在,寻欢作乐泡妹子,这生活自然爽得多。也不用修习什么法力,只等着以后让老爹找关系安排个职位,做公务员,吃天庭的奉禄。
然而,在西海没人敢管,不代表别处没人管。闯祸可以,但也要看你闯的什么祸。
在冰冷的鹰愁涧,小白龙的心也是冰冷的。
终于等到那一天,取经人来了。和那个毛脸猴子不打不相识,最后菩萨到来,点化为白马,成为唐僧的坐骑西行而去。
原以为自己是西海飞龙,驮个凡人实在算不得什么。没想到,唐僧这凡胎却重得紧,一天走下来,腰酸背疼腿抽筋。
夜深了,师父和大师兄在房间休息了。小白龙在房外卧在窗前,舔了舔满是伤痕的蹄掌,抬头看看天上的繁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他开始怀念自己在西海的日子,无拘无束,何等逍遥!如今这漫长的取经路,要怎么才能熬得过。
小白龙想到了放弃。可是,放弃了自己还能回去西海吗?定是性命难保吧。
纠结中,天色已拂晓,唐僧已经起床,他们又踏上西行路。
迈着沉重的步子,日复一日。人们说白龙马很少说话。是的,被人骑着,低着头行走,有话默默说给自己听吧,哪来有力气大声和他们交谈。
白龙马慢慢习惯了沉默,习惯了背负着唐僧一步步向西走着。
人们只说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常忘了白龙马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小白龙开始感觉很难过,后来也习惯了。
虽然没有人注意到他,但在西行路上,虽然辛苦,但还是很热闹的。比在鹰愁涧一个孤独无聊好多了。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小白龙转念一想,也就没有觉得这么痛苦了。
人们看到的只是表象,只有亲历过的,才知道背后的故事。
唐僧看似一向无前取经的信念,也是受唐王委托,既难违皇命,也是为了报知遇之恩。
孙悟空每天精力百倍,上蹿下跳,斩妖除魔。但在夜晚大家都休息时,他常常一个人坐在山顶上,呆呆的看着东方,暗自垂泪。
猪八戒本来在高老庄过幸福的生活,却被硬拉进取经的队伍。只因当时被贬下凡时,投错了胎,在山上吃人度日。结果一天打劫时,遇到了观音,被点化进了佛门。但他六根不净,却跟着取经队伍修成正果,这有些像风口上的猪,赶上了好机会。
沙和尚看着没什么出力打妖精,每天就知道叫大师兄,但他却是有重任在身,保护行李关文和师父。应该是一个后勤部长,前面有人打仗,后院也要有人保护。不像悟空好斗,八戒偷懒,他才是最负责的人。
对付妖精,小白龙也深知自己年少骄惯,没有学到什么能耐,一般也不去协助打妖怪添乱。但在关键时候,还是会挺身而出的。
黄袍怪把唐僧变成老虎的时候,孙悟空被师父赶回了花果山,猪八戒想散伙回高老庄,这时小白龙挺身而出,劝住八戒,并勇斗妖怪,虽然战败了,但为解救唐僧尽了自己的能力。
白龙马一步一步丈量着西天的路程,也在一步一步靠近正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
西天灵山雷音寺,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一个迷途的官二代,一场自我救赎的苦难之旅。曾经想跟着老爹享福混体制,最后却落个杀身之祸。后来自己去经历磨难,反而修成比龙王还高的成果。
放下妄念,默默的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即便没有成功,也能收获了精彩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