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神兽归笼,胜利开学。这几天朋友圈刷屏的都是关于开学的段子。有人说 “搞不懂为什么一个月都写不完的作业一天就完成了?!”有人说 “全家齐心协力补作业,家庭气氛很久没有这么好过了!” 孩子为了开学焦虑,家长为了孩子焦虑。 担心孩子开学节奏不适应,担心寒假荒废开学学习跟不上。
提高学习能力的干货书有很多,方法论也有很多,为什么还是不能消解大多数家长的焦虑呢?我想了想,可能是那些家长自己本身或多或少缺乏学习能力,秉持了想当然的旧观念,没有真正了解孩子,又对孩子抱有较高期待。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当家长感觉到以己之力难以掌控孩子的学习,焦虑情绪就出来了。结果可以想象,孩子在学习的路上会越来越失控。
想要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家长首先需要看到自己的问题,并认识到自己需要改变,这才是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当自己成为了爱学习、会学习的家长,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带动孩子改变。只有看到进展肯定自己,不断获得能力的加持,焦虑才会减少。
最近看了一本书,周岭写的《认知觉醒》,里面提到的一些观点,对提升学习能力,减少焦虑挺有帮助的。我很乐意分享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三个方面。
01. 直面焦虑,保持耐心
周岭称自己为一位“心智探索者”,他认为成长其实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我们人类同时拥有 “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大脑三位一体,缺一不可。本能脑和情绪脑被生存压力塑造着,由此形成了 “目光短浅、即时满足” 的默认天性,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避难易趋和急于求成的弱点,都是天性使然。
有很多家长自己从小学习不好,也不想办法好好学习,就认定自己不是学习的料,转而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别像当年的自己。跟孩子反来复去说一句“你要好好学习”,就恨不能孩子一下子就成了别人家的学霸。如若不成,马上联想到自己当年学习不好吃过亏,恐惧就出现,再反来复去催 “你怎么还不去学习”,直到情绪失控,把自己和孩子都带入焦虑的漩涡。
也有一些家长是能看到自己的焦虑的,他们的理智脑也在完成着驱动任务,迫使自己去读书、去听课,去成长。也给孩子报各种班,接送奔波,忙个不停。不过与付出的时间和金钱相比,也起效甚微。殊不知目前各大平台、教育机构卖课能火的主要机制还是在贩卖焦虑。报课越多,日程安排越满,时间越不够用,越是喘不过气来。结果呢,焦虑在升升降降中小范围波动着,但是大趋势还是并无改观。
周岭把焦虑的根源归结为:“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想来的确如此。
如果我们不会因为旁边的人成长比自己迅速而着急,也不因为自己成长缓慢而沮丧,只要保持上进的心,瞄准远处的目标不偏航,按照自己可控的节奏一步一步走就好。
有一个 “平台期学习理论”, 是指学习进展与时间关系并非线性关系,而是波浪式上升曲线。 这个曲线对于理解绝大多数的学习问题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如果只盯住表浅的学习,诸如作业完成,考试成绩这些,而不参透学习规律,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并无起色,就觉得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想当然地加大施压,或者给孩子负性评价,于是乎就破坏了接下来可能该有的飞跃、或升级下一个平台期的可能。最后的结果就是费了半天劲,成效甚微。于是加深了不胜任感,又助推了焦虑的形成。
而事实上,如果能用积极视角看待努力的过程,保持一些冷静,降低一些期待,增加一些耐心,相信假以时日,一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周岭说: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那么怎样能够拥有耐心?在《认知觉醒》这本书里,可以找到三个方法:
首先,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其次,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最后,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克服焦虑,从看到焦虑开始。 减少焦虑的行动,不妨试着从 “少比较,多耐心” 开始。
02. “最佳学习区”与 “匹配原则” 。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叫做“最近发展区”。在教育界,一直推崇的最佳效果的教育,就是“最近发展区” 水平的教育。
在《认知觉醒》这本书里,周岭也提到一个相类似的 “最佳学习区” 的概念。如果“舒适区”代表的是天性使然的兴趣学习,“困难区”代表着理性选择想要的但是很难实现的,那么这两者之间的部分就是“拉伸区”。
“最佳学习区” 就在拉伸区内,位于舒适区的边缘,属于既给人有成就感又有挑战性的那部分内容。具体在学习里,就好比那些会做但是特别容易错的题,或者不会做但是稍微努力或多花点时间就能做出来的题。
所谓的“匹配原则“,就是要把时间和精力有序平衡,内容也难易匹配,不要太难够不着而感到受挫,也不要太容易,总在舒适区浅层学习中消磨时间,而是重点放在难易适中的区间。
最科学的学习,就是要把最多的学习时间放在 “梳理哪些内容处在自己的拉伸区” ,即 “会做但特别容易错或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 的内容上。不仅激发学习兴趣内驱力,还一步步将拉伸区的高度在波浪形态上推上下一个台阶。
智慧的父母也是应该花时间放在探究孩子的拉伸区在哪里,据此引导孩子在舒适区的边缘努力,而不是看到孩子不够专心就上去批评压制,看到孩子一没考好就乱发脾气。
学习不够专注,也可能是并没有关注到自己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需要调整学习的快慢节奏。
周岭在书中举了一个学霸的例子,他的秘籍是: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家庭作业 ;有问题只找主观原因。
大部分孩子写作业不够专心,一会去厕所,一会去喝水,一会玩文具,都是在舒适区里磨洋工,不仅效率低,还很容易出错。 用考试心态完成作业,专注力可以集中,效率高,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推到舒适区边缘,也就是“最佳学习区”,自然事半功倍。
03. ]学习要 “刻意”,不必 “刻苦”
我们对于刻意学习的说法,并不陌生。 有一本畅销书,是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写的《刻意练习》。里面提到,“所谓天才,并不神秘。天才是训练的产物,本质是‘正确的方法 + 刻意的练习’ 。”
在《认知觉醒》这本书里,周岭总结了“刻意练习四要素”。
第一, 目标 。要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第二, 专注。练习时要极度专注。
第三, 反馈。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第四, 拉伸。要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书中以孩子练琴为例。
设想一下,通常陪孩子练琴是怎样的情形? 孩子坐下开始弹,每次从头弹到尾,一遍一遍练习,熟悉的地方更熟悉,不熟的地方还是不熟。家长不耐烦,责问,怎么又错了,弹不对不能停。结果,花了很长的时间,起色不多,孩子还感觉很累,心内充满了负面情绪,效果很差。久而久之,兴趣全无,只剩恨意。这也是大多数孩子学琴“考级即放弃”的原因。
如果用刻意练习的方法来练琴,情况就不一样了。 先找准练习的目标。不是全曲一遍一遍练,而是找出不熟练、容易出错的地方,这也就是进入所谓的拉伸区了。在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反馈,既肯定进步的地方,也指出比如指法、节奏等错误。由于推进顺利,很快孩子就能进入专注状态,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练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达成目标最关键,效率效果最重要,并不是花时间越多越刻苦越好。如果只是在舒适区里反复,不如不刻苦。否则,磨没的是兴趣、信心,得不偿失。
所以周岭说:“ 你没成功,可能是因为太刻苦了。”
刻苦的表面是勤奋,事实上过度消耗,造成低效。而更科学的模式应该是:“ 极度专注 + 主动休息” 的循环往复,保持高效。
在拉伸区练习,有助于保持专注;而专注就会达到高效;于是得到肯定,也是对自我的正向反馈,进一步激发练习热情;最终轻松愉悦地达成目标。
总之,学习与成长是一辈子的课题。其中有很多智慧和方法值得借鉴。每次翻开《认知觉醒》这本书,都能联系到自己的生活,找到共鸣。同时也引发新的思考,将自己带向新的改变。一旦我们的认知觉醒了,只要用对方法,静待花开,终将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