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有个学生,名曰“星星”,是很特别的存在:他很聪明,上课反应能力快,但是爱插嘴;他很活泼,运动能力不错,但是一下课就不见身影;他情商很高,老师同学都比较喜欢他,但是凡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一言不合会打架)。星星胖胖的,一头茂密的头发遮了半边额头,长着一张苹果般的圆脸,笑起来露出虎牙,挺可爱的小伙子。
星星是我给他取的名字,一般都是在哄他或者表扬他的时候用,他挺喜欢我叫他“小星星”的,每当这时候,他洋洋得意的脸上都会露出腼腆的笑容,此时的他露出孩子的天性:喜欢被表扬,会害羞,非常惹人喜欢。
有一次,我周五下班去家访,看到他在楼下玩,他怕我说他回家不写作业,挺不好意思地笑着。我跟他打招呼:“星星在这里干嘛?”“哦,老师,我在这里等你去我家呢!”我一听就乐了。去他家里,他礼貌又周到地招呼着。这个机灵鬼,跟他妈妈聊天才知道他正准备去找邻居小朋友玩。“机灵、情商高”是我在他身上看到的。
星星最大的问题是贪玩,因为贪玩,他上课做小动作,下课疯闹,有时候连课堂作业都不写,家庭作业也是不做。由此出来的问题一大串,如跟同学没有玩好就打架,撕本子做足球来踢,课堂作业不做完,碰到大检查只好一次性补很多作业,有时候作业欠得太多被留下来就哭。
又一次要交作文本,他在抽屉摸索着,直到放学才告诉我:“本子在家。”“那你可以回家去补起来吗?”他点着头,满口答应。我叮嘱他带好稿子,晚上誊写起来就可以了,他也答应了。第二天到学校,找他要本子,他说在家,我打电话跟他家长确认,家长说家里没有本子,才知道他说谎了,看着他脸红地站在那里,气不打一处来,这孩子不写作业,还骗老师!
我的脑袋轰轰响,心里有很多自责和自我批判,课堂作文本,这种常规会查的作业,他都没有写,可见我平时对于学生作业管理多么松弛。每次问他,他说马上交,事后又忘了,他估计是几次发现我后来没有找他,就开始能逃就逃。一个老师“狠”与“不狠”就体现在这里,对于学习上的事情,不该松弛就绝对不可以松弛,自觉的学生不需要管,不自觉的学生松弛几次,他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变得不遵守规则。是的,规则是用来遵守的,而不是用来破坏的,“破窗效应”的后果很严重。
自我反思,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上,我不属于气场强大到不怒自威的程度,而是需要让学生信服我才行。星星其实一开始是很喜欢跟我聊天、跟我表达想法的孩子,我也挺喜欢他的。所以每次他犯错,我会站在理解他的角度去提醒他,偶尔也会大发雷霆,星星会低头、会露出快哭的模样,我又于心不忍,批评变得温柔起来。老师的态度孩子是能够感觉到的,可能,在违反纪律这一块,星星抱有侥幸心理,他觉得老师对他足够包容,就降低了自我要求。
回过头来想,星星本来不是一个很差的孩子,在遵守纪律这一块没有做好,现在连课堂作业都不认真完成。如果继续下去,离“坏学生”就不远了——天使和恶魔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关键在于是否遵守纪律。
每次开学,我都会制定班规纪律。作为老师,公平公正是必须做到的。学生遵守纪律,老师维持纪律,应该是班级良性运行的基础。对待个别学生和个别事情不遵循规则和约定,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害人害己:孩子习惯搞坏了,班级纪律也无法保证。希望在未来,对于学生严格的同时,对于自己要更严格,如此才能保证班规纪律的有效性。
对于星星,我跟他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让他告诉我,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以后应该怎么办。当然,我也一针见血地指出继续下去后果会很严重,提出对他的严格要求。给他一次机会,也给自己机会:学生和老师一起遵守规则,学生按时交作业,老师及时批改作业,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