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历程』宜昌三峡人家

从恩施大峡谷下来,我像是斗败的公鸡,周身被疲惫笼罩。每一步行走,都似背负着无形的重担,肌肉在酸痛中呻吟,仿佛有千百根细针轻轻刺入,又似被一股温柔却持续的力道紧紧拧扭。双腿如同灌了铅般沉重,每抬一步都需调动起全身的意志力,膝盖在无声的抗议中微微战栗。面对恩施其他诸如梭布垭石林、鹿院坪等同样考验腿力的景点,我深知,若继续前行,非但无法尽享美景,还可能累出“后遗症”。于是,我决定休整一天,给自己的身体放个假。当然,休息不能是简单地躺在宾馆之中,任时光白白流逝。所以准备转场宜昌,既可在火车上悠然小憩,又不耽误前行的脚步。

宜昌的三峡人家景区还是当年一个朋友在我心里种的草,记得他曾发给我一张照片,画面中,一艘小船悠然飘荡在清澈的小河中,一妙龄女子身着红衣,手持油脂伞,立于船头。绿水映红衣,灰舟衬苍山,那景色美得令人心醉,更引人无限遐想。她是渔家女吗?居住在船上,还是那江畔高山中的吊脚楼里?她是否正与山上的情郎对唱着悠扬的山歌?

恩施至宜昌的动车仅用了两小时。走出站台,一群出租车司机便如潮水般涌来,难道我的口音暴露了我的身份,可是我没有说话呀。我边对司机们摆手示意,边努力挣脱这包围圈。当只剩一个司机仍执着的跟着我时,我终于忍不住好奇,问他如何识破我的身份。司机笑道:“你脸上写满了疲惫,步履维艰,显然是刚宽过山,又到三峡玩水的。”我心中暗惊,不禁感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行的精通,都不仅依赖于技术,连驾驶出租车也需修炼察言观色的心理学啊。”最终,我选择了滴滴,而那位司机或许永远也不会知道,打败他的并非同行,而是时代的网络洪流。

我再次选择了景区门口的民宿作为栖息之地,这次是在三峡人家游客中心旁的一个山村。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却失去了生活的便利,好在民宿的主人能做饭,给我做了一碗鸡蛋面,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三峡人家景区,坐落于西陵峡的怀抱中,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区,分为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囊括传统的峡江吊脚楼峡江古建筑,清溪之中的古帆船、乌篷船等仿古景观以及渔家在江面上撒网打鱼、溪边少女古法棒槌清洗衣服等习俗风情表演。

我从胡金滩的观音渡乘船而入,游船上,西陵峡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两岸高山耸立,峭壁如削,林木葱郁,飞瀑流泉。江水在朝阳的映照下,泛起点点金光,仿佛万千小精灵在长江上翩翩起舞。

此时此刻,白居易的《暮江吟》悄然浮现于脑海:“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傍晚的景色,定当更加迷人。只是那丛山之间点缀的新建房屋,略显突兀,而古建筑则掩映在绿树丛中,显得格外和谐,体现了老子所言的天人合一。

新建筑就像高山的伤疤,与自然极不协调


古建筑体现了与

从石牌旅游码头登陆后,几步便至索道站。索道箱有些简陋,仅能容纳两人,且玻璃窗狭小,无法尽览外景。其实乘坐索道到山顶,只为一睹灯影石的奇观,别无他景。灯影石是四块兀立山巅的奇石,夕阳西照时,它们仿佛灯影戏幕上的人物造型,栩栩如生,酷似《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其中最神奇的是沙僧石,矗立于悬崖绝壁之巅,呈蘑菇状,重达百吨,底部的承重截面仅200余平方厘米,平均每平方厘米承载近半吨的重量,真乃世界奇观。相传唐僧师徒取经归来路过此地,因忘记向佛祖求情让乌龟精脱壳成仙,而遭其报复。悟空等赶忙救起师父,并打捞起经书铺在山腰上翻晒。乌龟精见状,又口吐狂风欲吹散经书。悟空拔下四根毫毛化作师徒四人飞身落到对岸山顶,便形成了现在的灯影石。

从灯影石下来,途经石令牌便来到了巴王寨。据传这个寨子是巴人所建的山城,巴族是五帝时期的古老民族,建于夏末商初前1600年左右,在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被秦国所灭。巴人为躲避战争而藏匿于深山老林之中,就地取材,用巨石和原木垒成城堡,占山为王,建立了巴人王国。巴王寨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见证。巴王寨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古代军事、祭祀、舞蹈、手工艺等元素,庞大的建筑群错落有致。我漫步其中,欣赏着古朴的建筑和民俗表演,感受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从巴王寨下山,便到了龙津溪,它蜿蜒曲折,起伏跌宕,清澈透明的河水与两岸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令人心旷神怡。虽然景色单一,但景区设计人员巧妙地融入了人文景点,让游客在摆拍中也能领略到古朴的土家文化。走进龙津溪,水上人家段落首先映入眼帘。溪水碧绿如玉,林木苍翠欲滴,斑驳沧桑的龙溪桥横跨其上,几只小渔船静静地泊在桥下。“龙溪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这如梦似幻的景象令人陶醉不已。这里展现了峡江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方式和劳动习惯,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渔民之家了。

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船上,以打鱼为生,与水为伴,形成了独特的水上人家文化。如今虽然生活改善了,但这种古老的习俗却依然被传承下来。沿着清幽的溪谷前行,竹林掩映,山歌互答。不知不觉中,便产生了一种“步入桃源不知归”的诗意。眼前的渔具扳罾是峡江人智慧的结晶。过去的峡江滩多水险,撒网困难重重。聪明的峡江人便利用杠杆原理轻松收网。

继续向溪谷深处进发,“曲径通幽处,溪边草木深”。两岸植被繁茂,花香扑鼻。溪流碧波荡漾,清澈见底。不时传来的鸟鸣声清脆悦耳,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在竹林掩映之中,一排吊脚楼沿溪而建,这便是溪边人家了。它们依山傍水,一半着陆一半入水,在群山的环绕下如诗如画。吊脚楼上挂着大蒜、包谷、红辣椒、蓑衣、斗笠等生活用品。屋顶飘出袅袅炊烟,门前的溪水里鸭鹅嬉戏,吊脚楼下小狗汪汪叫着欢迎客人的到来。吊脚楼前的大石头上,几位土家妹子在捶洗衣服,唱起了热烈缠绵的情歌。棒槌捶在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似在演奏一曲深情的恋歌。

崖上人家则展现了土家族的婚姻习俗,其中骂嫁是他们独特的婚俗之一。哭嫁是新娘离家前的半月或一个月开始的风俗,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哭父母、哭歌嫂、哭弟妹、哭祖先和骂媒人等。新娘在闺房中独自哭泣或由亲朋好友陪哭,既有捶胸顿足的嚎啕大哭,也有轻声细语的唱哭。出嫁前一天,新娘要沐浴更衣并进行成人礼,表示闺女期的结束。同时还会请来未婚的九位女子加上新娘共十人围坐拉歌,以对唱、连唱、猜猜调等形式欢度达旦。次日新娘梳洗完毕后便由歌嫂背出闺房,在堂屋斗上踩脚印换上男方家的绣花鞋,拿着露水伞,在鼓乐声中由家人迎去。在婆家拜堂后次日回门,整个婚礼才算圆满结束。

三峡人家景区,将人文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打造出了一个和谐美、动态美的空间。撒网的汉子收获着满江的璀璨渔火,浣衣的少女槌打着手里流淌的月色。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陶醉。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仿佛看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与人文的魅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上一早起来,看APP日出时间是5:51分,5点过后天就蒙蒙亮 长江边上,江水哗哗的冲刷着码头,江面上大轮过桥前发...
    那是醉着的马不由缰阅读 549评论 0 1
  • 三峡人家是个好地方,绿水青山,清风明月,还有巴王寨这么一个古老的寨子,住上n天应该也不会觉得厌倦吧! ...
    美慧子_Ai慧阅读 533评论 4 6
  • 清明那天,学校组织全体老师游宜昌之“三峡人家”,天气预报有小雨,我们仍难抑兴奋之情早早来到集合地点。 早上七点半,...
    清幽林子阅读 1,779评论 0 3
  • 2015.10.02 第一天: 白天骑行路线图 安乡-松滋 第一夜住宿 松滋保丰路46号 华奥假日酒店 2015...
    阿黛阅读 1,023评论 2 3
  • 三峡人家的风韵 王传学 钟祥师范八八届学生举办毕业30年同学聚会,作为班主任的我,欣然应邀参加。同学们欢聚一堂,回...
    王传学阅读 1,111评论 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