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芜湖市‘垃圾分类’调研宣讲实践团队的一份子,经历了那么多天的策划与准备,那么多次的宣讲与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已渐入尾声,回首过去的一段日子,没设防便浮现脑海的,是和塔影小学孩子们相处的那一天。
“老师,那个是鱼猫吗。”我的目光迎上了一个小女孩,确切地说是她的眼睛。她站在一群熙攘的孩子中间,用坦诚的目光盯着我。很可惜,我不认识她问我的那动物,也不知道她口中的鱼猫是什么。“鱼猫”,女孩又看了看展示柜,“它们是吃鱼的。”然后没了下句话,一转头融入了孩子们的队伍,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背影。
置身闷热的标本馆里,被一个小女孩的提问带入短暂的慌乱,这时候我内心对于带领着一群小学生的实感才慢慢出现。他们在标本馆里难以抑制地惊叹,凑着小脑袋一个挨一个,一不小心就让玻璃展示柜发出砰砰的声音;他们会提出质疑,同时还不能被轻易糊弄过去。女孩子们像镶着黑曜石眼睛的夜莺,男孩子们像多动的猫科幼崽,实在是可爱的一群小人儿。这些孩子都是因对生命科学的喜欢而从各个年级集结而来的,从二年级到五年级都有,个头参差不齐。一次标本馆之旅,让他们见到了一天能吃1500条虫子的小小森林医生——啄木鸟;看到了凤凰的原型,华美的红腹锦鸡;遇上了从童话故事里走出的小小飞行家——鼯鼠;认识了哈利波特故事中飞出的送信行家——雪鸮。
每当孩子们表现出对标本馆中动物的好奇与喜爱,或是得到新知识后惊讶地发出感叹,我内心对于自己属于生命科学学院的自豪感就又多了一分,在活动中我发自内心地觉得选择了生物作为自己的专业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在带着孩子们去食堂的路上,我看到路边茂盛又漂亮的枇杷树,情不自禁大声地对孩子们说:“这是枇杷树哟,会结出黄澄澄小果子的枇杷树。”
垃圾分类环保课上孩子们表现得也十分积极,一个个高举着小手,生怕老师不提问自己。我坐在孩子们的后面注视着他们,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天真活泼的年纪。“老师,为什么我们平时用的电池不是有害垃圾呀,我刚才没听懂。”一个小男孩有点不好意思地小声问我。“老师这就给你讲。”那声老师让我心里感觉暖暖的,把自己知道的耐心讲给他听,看着他豁然开朗的兴奋模样,作为师范生的我感觉与自己的理想又近了一步。
变废为宝手工课堂上一个情绪低落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经过询问才得知,因为他的电话手表突然坏了,没办法联系到外地的妈妈给她展示自己的成品。“那就用老师的手机吧。”当与妈妈视频接通的那一刻,小男孩终于破涕为笑,举着自己做的小向日葵给妈妈看。那一刻我突然鼻子一酸,孩子们是稚嫩的花苗,他们需要有人来为他们遮蔽烈日,带来关心和呵护,他们的情绪和感受是动态的,需要被注意,也需要被满足。我这次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但是给孩子带来的温暖也弥足珍贵。那句“老师,谢谢你。”是我视如珍宝的报酬。
在淅沥下着雨的夏日,孩子们求知的眼睛和灿烂的笑脸就像照亮人心的小太阳。和孩子们相处让人非常惬意和轻松,与孩子们近距离接触,这是平时难得的机会。临别的时候我弯着腰问身边的一个孩子,“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呀?”那孩子用清澈的眼睛看着我,用稚气的嗓音把标本馆中学到的猫科和犬科动物的区别说了出来。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我捏了捏她鼓鼓的小脸蛋。那一刻让我觉得,孩子能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我们当了一天这些孩子们的“奶爸”“奶妈”,保障他们的安全,陪他们说话,教给他们知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也希望这些孩子们能把我们教的垃圾分类知识记到脑子里,同时也带到家庭中,和我们一起为了环保而努力,做一个保护绿色的小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