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日,六小龄童节目被毙,无缘猴年春晚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大家纷纷吐槽,扼腕叹息,“大圣归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对于看着86版《西游记》长大的亿万观众来说,只要让六小龄童在猴年春晚上个台、问个好、说句“俺老孙来也”,稀里哗啦的眼泪可以灌满整个演播厅。不用编不用导,随便一亮相就是五星好评,整台晚会都会增色不少。”
失落的人里,也包括一个我。
还记得童年的自己,搬个小马扎,蹲在黑白电视机前面,锁定<西游记>,只要不停播,可以一整天不换台,死死地盯着电视,脑子里回荡的都是那一句“俺老孙来也,吃俺老孙一棒”。 甚至一听到那段片头曲都能激情膨胀,血脉喷张,仿佛自己就钻进了“大圣”的身体,那个七十二变,翻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无所不能的“大圣” 就是自己。儿时的我们,央求父母买金箍棒,极力模仿“孙悟空”的动作,无非就是幻想着自己也能变成那个“一棒”搅翻天界,“又一棒” 除掉各路妖怪的“美猴王”。
是的,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满足了我们对“美猴王”所有的想象。
当年的那个“美猴王”陪伴了我们一整个童年。
2.
想起前几天陈道明在《传承者》的现场,怒斥年轻人”连常识都没有就敢否定传统文化”。他义正言辞的说道,传统文化需要传承,这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
王纪言在选择“高台花鼓”的时候说:“我选择你,我是选择中国的鼓。它是中国农民发明的、承载的、传承的。它代表了中国农民的淳朴、敦厚和乐观。所以你们来了,让我们看见了农民的气息,看见了中国农民的风流和三晋的风流。”
提起传承,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出身“猴王世家”,演了一辈子“猴”的六小龄童。如今愿意一辈子精研一个角色,传承一种文化,堪称戏骨的演员,有几人? 在艺术上,死磕自己,苦练技艺的演员又有几人?
那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猢狲”,那个大闹天空,大闹龙宫的“大圣”,那个日渐诚心,又偶尔耍赖的“悟空”,不论哪个动作,哪个姿势都离不开日日苦练。正是这份苦练,才缔造了后来的经典。
六小龄童在某采访时,曾说过 “如果从我的祖父算起,“猴王世家”已经延续了四代。我们这个家族,不管是在艰难困苦还是在风平浪静之时,都延续着一个梦想:演成一个完美的“美猴王”,演成一个雅俗共赏、前所未有的神奇精灵。这个精灵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养育而成,是中华无数代文学家、艺术家呕心沥血塑造而成,是天地造化的产物,也是人间真情的化身。”
为了完成拍摄,他曾经从长满青苔的山崖上坠落差点丧命,也曾在火云洞大战红孩儿时成了货真价实的“火人”,在80年代艰苦的拍摄条件下,他是靠“演技”撑起了“美猴王”。
正是如此,六小龄童的身上,才流淌着“美猴王”的血液。
3.
猴年来临,我们想念心中的“美猴王”
更是想念那个无所畏惧,敢于颠覆,勇于坚持的自己。
因为,苦练七十二变,才能笑对八十一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