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究竟是对还是错

什么是躺平

网络用语,指面对当下的工作生活状态,对你内心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过多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

延伸出来的意思就是:就是感觉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目标,转而选择降低期欲望和期望值,以降低“能量消耗”来维持舒适的生存状态。

工作之后的业余生活,无数个“无奈”🤨二字涌上心头,但是话说回来时间总是挤出来的,这个似乎也是这么个理儿,不知不觉的我发现了自己除了上下班通勤,每天完成训练目标,解决完一天个人的伙食问题,就是在家“躺平”的状态。

当下年轻人为何会选择“躺平”,一眼就能看到头的未来、愈发恶性的社会竞争、日益清醒的自我认知以及无力对抗资本的无奈。

那些掌握着社会以及工作大量资本的人群,靠着手里的原始财富和权力,不想去付出时间劳动和责任成本,拿权利制度和财富催促着年轻人需要积极的面对人生,创造财富,实现个人价值。

生活状态


父母尚且年轻,自己生活,算是没有什么负担,目前只用关注个人生活和关心他们的身体生活状况,工作做好,就是这些吧。

但是满足这些看似再平常不过的生活,说一下我正常一天大概的日程,工作日早八晚六吧,已经算是很正常的工作状态了,下班完成训练到家吃完收拾洗漱完毕后,基本也就9点多了,躺下刷刷视频刷刷剧,状态好了看一会书,写点感悟,一天就是这么度过的。

这是除了工作没有任何琐事的生活状态,说说节假日、周末,首先前提是没有轮到自己值班,才算假期,值班当天的不算吧。(虽然值班比上班轻松点但是也要去签到上班的)

就按周末正常休息来说,一周的屋子上班时间基本没时间整理,这个时间首先就是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再零零散散出门买点东西基本上一上午就过去了。

周末中午自己可能会买点东西自己做,吃完收拾完,午休结束后,下午在屋里看个剧,傍晚出门转转散个步,去超市采购第二天的东西,基本上一天就这么度过了。

第二天没什么事的话,睡个懒觉,刷个剧,看视频,记录心得,处理一些其他事情。

不值班的时候,周末可能回到周边城市溜达溜达,基本上周末就是这么度过了,周一开始又是新的一周。我觉得挺好的,和互联网的世界可能会有差距,但这就是我的平凡生活。(当然只是举个日常的例子,并不是每周都是这么规律,但是也算日常状态了)

为什么不去刻意社交

为什么现在不愿意去投入到陌生环境刻意社交,(重点是刻意,不是拒绝)

谈一下个人状态。

第一选择的工作属性就导致了工作环境是比较封闭严谨的,同龄人也不太多,而且工作状态不适合过多社交。

第二工作之余生活算是比较规律,因为平时上班已经很疲惫了,没有特殊原因,还是想花在自己和家人身上多一点。

社交的成本不是一次性的,一旦开始你就要尽力维持,时间 精力 金钱这些都需要投入,说的功利一点,刻意的投入是对你重要的人或者是对你有帮助的人吗,除了这两种,过多的主观投入都是在消耗。

因为一个牵强的关系一旦经营不善是很容易破裂的,真正的朋友是相互欣赏,相互理解,是不需要去刻意迎合维系的,顺其自然很舒服的感觉。

人和人刚相识的时候,总是习惯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对方。相处时间久了各种缺点就渐渐暴露出来。直到有一天你不用掩盖,不那么累,该干嘛干嘛,用真实的自己让对方了解时,却依然不嫌弃你,才是值得珍惜的情谊。

做自己就好

“躺平”只是抛掉那些无用的闲言碎语,有选择的积极面对自己的生活,任何事物都有个度,不是选择极端。

举个例子

如果一生都在为物质权利资本奋斗,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状态,那就失去了来到这个世界的人生意义。(现阶段的能力和认知可能还没有到鞠躬尽瘁那个高度,只是个人观念)

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工作浑浑噩噩,还抱怨社会的不公,责怪父母不努力让自己含着金钥匙出生,整天都是负能量满满,对自己没有一点约束,却吼着孩子不争气,这不是“躺平”,这是杞人忧天,逃避责任。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这个和金钱地位无关,他(她)的权力和物质有多丰富和你也没什么关系,没必要太在意,只需要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有多大能力就去过什么样的生活,不违道德法律,一切都值得尊重,不需在意别人的看法,累了就歇一会,当劳动的收获足够满足欲望就去享受,只要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就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