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爱红心桃。不是那种汁水淋漓的水蜜桃,而是能用拇指抵住桃沟,轻轻一掰就裂成两半的品种,果肉和果核自然分离,掰开的形状恰似一个心心形。它的果肉粉粉的,甚至你都能看到桃纤维,一条条晶莹剔透的果肉均匀的分布着,虽然水分没那么足,但吃起来分外香甜。吃完了果肉,然后用石块砸开他桃核,最妙的是那桃核里的那粒白仁,时而鲜甜如蜜,时而苦涩似药。最后便是打个饱饱的嗝,擦擦嘴角流下的桃汁,吮吸下每个手指上残留的最后一滴桃汁。这样便吃完了一整个桃子。桃子吃完了,桃味儿却能萦绕在身上一整天,于是可以很神气的往小伙伴堆里钻,"哇,你吃桃子了!"迎着小伙伴们艳羡的目光,别提有多快乐。
儿时每逢桃熟时节,奶奶赶集归来,总要变戏法似的从蓝布手帕里抖出两个粉嘟嘟的红心桃。每每我和弟弟都迫不及待的伸手去抢,奶奶也总是笑眯眯的轻拍我们的小脏爪,"别急,等奶奶先洗干净。"。于是她用一块抹布,反复擦拭,然后再到井水里仔仔细细的淘洗几遍,直到桃毛尽去。掰开的桃瓣递来时,果肉在阳光下泛着蜜色光泽。我们狼吞虎咽时,奶奶的帕子就在嘴角候着,拭去滴落的汁水,也接住坠落的桃核。
后来,奶奶过世了,我也慢慢长大,念了大学,工作了,也嫁了人,远远的离开了家乡,从此之后我便再也没有吃过甚至没见到过那种红心桃子。有一次和母亲逛超市,看到桃子,我便随口问了母亲红心桃的事,母亲说,因为红心桃水分不足,产量又低,所以慢慢的果农就不再种植了。原来有些滋味,注定要随着某些人的离去而消失。就像奶奶手帕里抖落的桃香,永远封存在我童年的那些蝉鸣悠长的夏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