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der函数

      讲render函数前,先讲下为什么有这个东西。先要从Vue在为我们干什么说起:Vue帮助我们做数据和dom的动态绑定。
      浏览器有dom树,而每个Vue实例都会负责把它管辖的数据和它管辖的dom范围动态绑定起来,可以说每一个Vue实例都是一个小中介或者小代理,它会“知道”自己对应到dom树上最终应该是什么内容。
      那么,Vue实例怎么知道它对应到dom树上应该是什么内容呢?我们一般用模板语法写一些标签来定义。
      但有些情况下,用模板语法表达不够简洁(比如官网给了个例子https://cn.vuejs.org/v2/guide/render-function.html),你可能会希望有其它方式来定义Vue实例的渲染逻辑。
      所以Vue提供了render函数。

      render函数接收一个createElement参数。通过createElement来创造虚拟节点,VNode(就是说我们用模板语法或者render函数指定了一层层元素,每个元素都还不是真实的dom元素,虽然看起来就像是,我们指定出来的东西叫虚拟节点)。
      所以render函数最主要的就是对createElement方法的运用。

createElement接收3个参数:
1.必填参数,表示虚拟节点的内容。
      值类型:{String | Object | Function}
      一个 HTML 标签名、组件选项对象,或者resolve 了两者中任何一种的一个 async 函数。
2.选填参数,表示VNode数据对象
3.选填参数,表示子级虚拟节点。值类型{String | Array}

      什么意思呢?假如对应到平时惯用的模板语法的话,第一个参数就相当于我们用模板语法写标签的标签名;第二个参数就相当于我们给这个标签加的属性(包括原生的html属性也包括自定义的组件属性)、指令等等;第三个参数指定这个“标签”内有没有一些“子元素”。
      第二个参数,也就是VNode数据对象,仔细看里边的内容就会发现自己平时常用的Vue实例属性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实际上人家提供的可控制的内容很丰富,嗯我还发现我不知道dom元素property和attribute的区别。。。
      说回createElement方法,当时看完参数解释,天真的我直接就迷惑了,为什么这个createElement方法只告诉我怎么定义元素本身和它的子元素呢?平时开发过程中哪个组件没个五六七八层嵌套啊,我想定义更下层的元素怎么办???后来我终于想通了,谁说render函数里的createElement方法只能调一次啊,在第3个参数里定义子级虚拟节点的时候,同样可以再用createElement方法定义子级虚拟节点的子节点。




然后进行一些尝试:
先用vue-cli创建了一个项目。vue-cli一开始写了个HelloWorld组件引入到根组件,我把它换成我自己写的试验组件。

1.png

myComp.js:

export default {
  render(createElement) {
    return createElement('p', ['一些尝试', createElement('a', '链接链接链接')])
  }
}
2.png



然后上官网示例,把myComp.js改成:

// 把给定的一组dom元素“摊开”成字符串,“摊开”指的是元素有子节点就取子节点的text,无则取元素本身的text。把这个递归过程中取到的text拼在一起。
function getChildrenTextContent (children) {
  return children.map(function (node) {
    return node.children
      ? getChildrenTextContent(node.children)
      : node.text
  }).join('')
}

export default {
  render: function (createElement) {
    // 创建 kebab-case 风格的 ID
    var headingId = getChildrenTextContent(this.$slots.default)
      .toLowerCase()
      .replace(/\W+/g, '-')
      .replace(/(^-|-$)/g, '')

    return createElement( // 第一层,h*元素,具体是h1/h2/h3/h4/h5哪一个由传入的level决定
      'h' + this.level,
      [
        createElement('a', { // 第二层,a链接
          attrs: {
            name: headingId,
            href: '#' + headingId
          }
        }, this.$slots.default) // 第三层,父组件给入的slot
      ]
    )
  },
  props: {
    level: {
      type: Number,
      required: true
    }
  }
}

App.Vue也稍作改动:

<template>
  <div id="app">
    <img alt="Vue logo" src="./assets/logo.png">
    <my-comp :level="3">
      <!-- 多弄几层看看那个getChildrenTextContent方法的处理结果 -->
      <span>sp1</span>
      <p>p1</p>
      text1
      <table>
        <tr>
          <td>grid1</td>
          <td>grid2</td>
          <td><img/></td>
        </tr>
      </table>
    </my-comp>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MyComp from './components/MyComp'
export default {
  name: 'App',
  components: {
    MyComp
  }
}
</script>
运行结果.PNG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