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喜欢上语文课,理由之一是,我认为在众多科目中,学习语文是最轻松的;其二,我感觉语文老师都是博学而有趣的。直到我高中的第一节语文课。
我们的语文老师姓刘,长得胖胖的,有点儿像张绍刚。他颠覆了我心目中语文老师的形象。
春蚓秋蛇
这个标题,真是对不起蚯蚓,也对不起蛇。
第一节课,他向我们做了自我介绍,并且强调,他写的字很难看。刚开始我真以为他在谦虚,因为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我接触过的语文老师,写字都十分漂亮。但是他真的没有谦虚,他的字就是很难看,我认为他只能教高中,因为小学和初中都要求字要写对。总之三年之内,他的字,没一个是对的。
大字不识
到后来,我们发现了语文老师的问题——不识字。记得那天讲试卷,有一个字——“岫”,他不认识,还跟我们说,啊,这个字老师不认识,我也没查……真没想到这话能从语文老师的嘴里讲出来。首先,不认识就不应该,因为课文里有,那时我们已经学过了《归去来兮辞》,其中有一句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这就是教科书里有的,他居然跟我们说不认识。而且从这点也能看出,他根本提前就没看试卷。诸如这类事件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照本宣科
他的课堂也很烂,他讲的,基本上都是教材全解上有的。其实这也正常,教辅用书就是辅助老师教学的,但是他就是丝毫不整理,连抄一遍都懒得抄,上课时直接照着全解念,他也嫌害臊,还把教材全解包了个书皮,但是谁都不是瞎子,那里面花花绿绿的配色,一眼就能看出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
不览群书
记得有一篇课文是《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篇其实和上一回冷子兴那段作用差不多,主要说的是人物的关系以及出场,我想,只要通读红楼梦,才能对这段有正确的解读,然而,我们的语文老师,并没有读过。
我在读初中的时候,有一篇课文是《香菱学诗》,当时的语文老师把香菱是何许人,经历了什么,最终怎么来到贾府,讲的是一清二楚。于是我也好奇地读了读《红楼梦》,可惜只读了十二回。但就凭这十二回,我就能确定,我们的高中的语文老师,压根就没读过《红楼梦》,甚至连电视剧都没看过。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没看过就是没看过,可以学一学啊,而且,不知道的你别瞎说。
有一次讲《林冲风雪山神庙》,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就讲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去了,而且还和武松醉打蒋门神讲串了……本来就是一个简单的拓展延伸,硬是让他讲成了“大家来找茬”。
说他不览群书,确实有点儿过分了,因为他经常说,他看过很多书,特别是《相对论》。还有一堆励志的鸡汤文学。据他说,他门口放着一堆励志的书,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拿起一本来看看。
自从莫言得了诺贝尔奖之后,他就在那儿天天说莫言莫言……其实在莫言得诺贝尔奖之前我就知道这个人,我并不是课外书读得多,而是莫言,就在教科书里。语文有一本选修《小说与戏剧》里,就提到了莫言的《红高粱家族》。
文笔超烦
写作也是语文课的一部分。高中一般都写议论文,议论文一般都是论点、论据、论证,一般都是五段三分。然而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就只会五段三分。当然,也不是说五段三分不好。说实话,二类文谁都会写,最高不到五十分,最低也低不过三十七八分。谁都想往高一点争取一下,但是他自己都不会,谁也没办法。这还不算,他还特别欣赏自己写的那玩意儿,还复印下来给我们看,拿着那堆A4纸,我感觉这些纸比铸造秦桧的铁都无辜。
这个老师的槽点真的吐都吐不完,我都不知道他教师证是怎么考下来的,而且我们那个阶段,他有没有教师证都说不定呢。有的时候我和别人说,还有的人说我不懂得尊师重道,呸。后来听说他教完我们三年之后就不做老师了,还考上了公务员,好吧,可以说,我们那儿的体制,简直就是烂透了。
2020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