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西晋对屯田政策的改革
北方地区自魏武帝以来,大兴屯田,又经司马氏的经营,屯田已经蔚为规模。及至晋朝初立,咸宁元年,晋武帝下诏:“出战入耕,虽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尝不以战士为念也。今以邺奚官奴婢著新城,代田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如屯田法。”命令属于国家的奴隶代替士兵进行屯田。一方面让大量战士免于农业劳动,增强战力,避免战士因劳动和训练负担过重,死走逃亡,另一方面则变相解放了奴隶。这算是西晋屯田政策的一个发展,即用变相解放奴隶的方式进行屯田取代原有的军屯。
魏武帝以来,北方为了配合屯田,大兴水利设施建设,农业实现连年丰收。这一方面说明了在国家领导下进行大规模有组织农业生产的优势,另一方面也给自然生态带来了一定破坏。咸宁四年(《食货志》作“三年”),晋武帝下诏问计:“今年霖雨过差,又有虫灾。颍川、襄城自春以来,略不下种,深以为虑。主者何以为百姓计,促处当之。”大雨和虫灾同时发生,北方的重要粮食产地粮食生产受到极大威胁。针对晋武帝的问题,杜预上表进行了分析和回答。
杜预,作为京兆杜氏的代表性成员,在司马氏建立和巩固政权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杜氏和司马氏数代交好的特殊关系,杜预娶司马懿的女儿、司马师、司马昭的妹妹高陆公主为妻。杜预早年,一面主持司马氏控制下的曹魏政权和后来的晋朝的经济事务,并兼治法律、天文,一面参与了很多军事事务;后来,杜预更成为晋朝灭吴,实现统一的头号功臣。唐初建文庙、武庙,祭祀孔丘、姜尚,同时配祀者,唯杜预一人。而在《晋书·食货志》中,直接引用的文章以杜预最多,由此可见杜预在唐初的政治地位和历史影响。当然,京兆杜氏是北方豪门,京兆杜氏的杜如晦还在玄武门之变中高居功臣之首,这可能也是杜预能在《晋书·食货志》中占有大量篇幅的潜在原因。
具体到杜预对晋武帝提出问题的回答,他首先分析了当时灾害的情况,认为由于水灾和虫灾,“五稼不收,居业并损”,百姓生产和生活都受到了影响,而且“下田所在停污,高地皆多硗墝塉”,低处的土地被水浸泡,而高处的土地则出现了水土流失,百姓第二年的生活可能会更加艰苦。生活困难的百姓肯定要得到官府的救济才能活下去。之后,杜预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第一步是:
宜大坏兖、豫州东界诸陂,随其所归而宣导之。交令饥者尽得水产之饶,百姓不出境界之内,旦暮野食,此目下日给之益也。水去之后,填淤之田,亩收数钟。至春大种五谷,五谷必丰,此又明年益也。
杜预认为,应当拆除兖州、豫州东部的陂,让水向东流出去。这样饥饿的百姓可以通过获得河鲜维生,再采摘些野果,不出本地就能勉强度日。等到土地里的水流尽了,淤积后的土壤更加肥沃,这样第二年开春种植粮食,就会有好的收成。
第二步,则是解决畜力的问题。杜预过去就提过建议:“典牧种牛不供耕驾,至于老不穿鼻者,无益于用,而徒有吏士谷草之费,岁送任驾者甚少,尚复不调习,宜大出卖,以易谷及为赏直。”认为朝廷应该将无法耕种、驾车的种牛卖给民间,之后买粮食作为赏赐。但是被朝廷拒绝。此番再度提出建议。朝廷掌握的种牛有四万五千多头,饲养这些种牛花费巨大。杜预主张,可以将其中的的三万五千头种牛卖给拆除陂的兖州、豫州两地农民用于春耕,官府掌握的种牛留下一万多头足够了。等到收获之后,每头牛收二百斛粮食作为牛钱,这样一年下来,官府就能获得七百万斛粮食。而剩下的一万多头种牛由官府掌握,用于耕地,也可收入十万多斛粮食。这样,水灾和虫灾带来的粮食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除此之外,杜预的第二项建议,则是要通过整修水利、放弃陂堨,修复被过去过度修建陂池破坏的生态坏境。
汉末三国,由于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很多地方地广人稀,农业生产方式回到了刀耕火种的状态。杜预指出,“诸欲修水田者,皆以火耕水耨为便。……往者东南草创人稀,故得火田之利。”刀耕火种开垦荒田,人工成本自然低,但对生态的破坏也大。在地广人稀时,刀耕火种能迅速恢复农业生产,但在人口滋生之后,刀耕火种这种粗放型经营的负面作用就被暴露出来。江淮一带,“户口日增,而陂堨岁决,良田变生蒲苇,人居沮泽之际,水陆失宜,放牧绝种,树木立枯”,呈现出一派萧条景象。每到雨季,当地涝灾横行。不明就里的人们往往以为这里的地已经不可耕种了。杜预通过考察既有陂池,认为曹操执政时期修建的陂堨,现在都建立在旱田上,而且非常坚固,按道理不应该是造成水患的原因。但泗陂由于建筑质量差、年久失修,在宋县一代造成巨大灾害。
陂堨失修,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当指出,陂堨之修,本意是为了充分利用水利,发展农业。但随着司马氏上台,豪强地主势力再度坐大,他们凭借政治和经济优势,想享受水利设施带来的便利,但又不想付出成本。此外,东吴此时未平,江淮还是前线,当地武将和文官的矛盾也阻碍了陂堨的维护。所以杜预说:
当所共恤,而都督度支方复执异,非所见之难,直以不同害理也。人心所见既不同,利害之情又有异。军家之与郡县,士大夫之与百姓,其意莫有同者,此皆偏其利以忘其害者也。此理之所以未尽,而事之所以多患也。
“军家”和“郡县”想法不同,豪强“士大夫”和平民“百姓”想法不同,都想享受便利但不愿意付出成本,避免水利设施失修带来的问题,故而“此理之所以未尽,而事之所以多患也。”
一方面是陂堨失修,另一方面朝廷一时拿不出一个从根本上解决失修问题的办法,那么比较直接解决的方案就是坏陂放水了,即“坏泗陂,徙运道”一途。
杜预还提出具体举措,分两部分。一是分类管理,“其汉氏旧陂旧堨及山谷私家小陂,皆当修缮以积水。其诸魏氏以来所造立,及诸因雨决溢蒲苇马肠陂之类,皆决沥之。”即汉末曹操时期修建的陂堨,由于质量较好,应当修缮用于储水,而曹魏建立以后所建立的陂堨,和“蒲苇马肠陂”这种自然形成的蓄水量较少的陂堨应立刻拆除。二是加强管理,“其旧陂堨沟渠当有所补塞者,皆寻求微迹,一如汉时故事”。秦汉在中央,都有“都水长丞”这样的专门负责管理陂堨的官员,另外还有一套系统的治水体制、庞大的河防队伍和雄厚的河防经费。杜预建议恢复“汉时故事”,各地将治水方案预先报告上级,等到来年换防时,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专门进行水利设施的修复和拆除。
杜预的建议被晋武帝采纳。但水利管理制度中存在的积弊却无法解决,加之气候变化影响,西晋一代,或水或旱,几乎年无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