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杂志里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你的器官,我的重生》。文章里有好几封德国器官受捐者写给捐赠者家属的信,还有捐赠者家属看完信后给受捐者写的回信。看完后,心里不禁一阵触动,原来人与人之间还有这种微妙的关系。
在德国,有法令规定,器官受捐者不能认识捐赠者家属,但是他们可以互相匿名通信。很多人在多年以后,才有勇气拿起笔,向为自己奉献了无价珍宝的捐赠者家属表达感激之情,而捐赠者家属在意外地收到受捐者的信后,也会拿起笔用亲切的语气回信,甚至会用非常尊敬的孩子这样亲切的称呼去称呼受捐者。
其实,在《德国捐赠法》中,禁止捐赠者和受捐者认识。这能保护双方,你想象一下,受捐者突如其来的感谢很有可能让想要安静怀念逝去亲人的捐赠者不得安宁,而这些信件是一种妥协。
它们让受捐者能够向曾经向自己伸出援助之手并给自己重生的机会的捐赠者家属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也能让捐赠者家属有机会了解受捐者的健康情况并感到心安。这些信让双方更加亲近,却不会违反其法令。
据了解,有些器官受捐者每年都会在他们重生的日子里给当年的捐赠者家属写信,告诉他们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且一直对捐赠者心怀感激,尽管他们中的有些人从未收到回信。这些心怀感激的受捐者常会有想不出该用什么语气用什么句子来写信的时侯,所以他们每每想到用什么词语和句子时,总会高兴地把它们记下来,待到想说的话都积累起来的时候,便可以写上一篇长长的并真挚的信来。
一位肝脏捐赠者的妻子如今已56岁,从她收到肝脏受捐者的那封信时起,就一直想着该怎么回复。一想到好句子,她就写在一张小纸条上。于是,很多小纸条的内容铸就了这封信。
不仅如此,德国器官移植基金会的会有协调员专门处理捐赠者家属与受捐者的信,保证双方之间是互不认识,并且不会暴露双方的真实信息,她是唯一人是双方的人。
德国器官移植基金会的协调员还会拨打捐赠者家属的电话“我们收到了一封给您的感谢信,您想接收它吗?”询问家属是否愿意接受这份来自受捐者的信或者来自捐赠者家属的信,仔细阅读后并将信中不应该出现的重要信息如地址,电话,姓名等敏感词语一一删去,最后再将信寄过去。
德国人一直都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这些东西,体现在德国人生活中的大小方面上,一直都让我觉得万分钦佩。
但我更钦佩的是他们的体现在《德国捐赠法》里的人道主义,他们懂得从受捐者和捐赠者的角度出发,保护双方的感受,尊重双方的意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相互理解,有时候往往会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