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奇想地去看电影,机缘巧合般地选了一部电影,稀里糊涂地误场了两分钟,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看电影的全程,我一直在思考,到了后半程,真的受不了了,从来不觉得自己心软,也不觉得自己会这么没出息,一直哭一直哭,电影结束,领导本来也看得很难受,结果看到我,她都要笑了,脸上的妆全花了,眼睛肿了,结束了,泪还止不住,被蕾蕾强行拉出电影院,真是太丢人了,这是第一部让我痛彻心扉的电影。
进场以前,海报上的一句话,就够让人沉思,“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我可以变成自己讨厌的人。”让自己讨厌的人?对啊,其实我们的父母因为我们都变了,小时候的妈妈是仙女,像现在的女孩子一样,研究各种化妆品,买一堆一堆的衣服,不上班的时候,她会静静地看着书,晚上趁我睡觉了,会自己写小说,周末跟同学出去旅游,穿着超仙的裙子,披着披肩发,她给我看照片,真的很像杨玉莹,妈妈说,我爸就喜欢杨玉莹。现在呢,她变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让她讨厌的自己,但一定是不太喜欢的自己,我长大了,为了我,她没有了周末,初中的时候,她的周末是陪我让各种各样的补习班,高中的时候,在学校旁边租一个房子,每天的任务是给我做早餐,午餐,晚餐,她不像以前一样温柔了,她会发脾气,她对我的成绩要求一直很严格,她把生活过成了茶米油盐和我。影片中的母亲米塔就是这样,为了孩子能进入最好的学校读书,她想尽一切办法,她能跟那些富人攀比奉承,她也能装成穷人在贫民窟生活,一个人会被社会改变,一个母亲会为孩子变得让自己讨厌。
影片反应的是教育制度问题同时也是阶级矛盾问题,男主拉吉是一个中产阶级,很有钱但是说印语,虽然有钱却没办法让孩子去上最好的学校,所以他为了妻子为了孩子,选择了装穷人,去占学校分给穷人25%的名额,前后对比,让我们看出了,那些阶级地位很高的满口英语的富人,对阶级的歧视,歧视那些说印语的人,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些穷人的质朴与善良。
拉吉一家到了贫民窟跟希亚姆一家成为了朋友,希亚姆一家善良到把粮食供给分他们一半,把自己的工资分他们一半,以为拉吉没钱给孩子交学费,就故意被车撞,让车主赔他医疗费给拉吉当学费,那种沁到骨子里的善良让人感动,或许贫困让他们被这个社会黑暗的东西沾染地还太少,他们不懂人心的险恶,虽然穷但是有一种倔强的骨气,但是他故意碰瓷又表现出了贫困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是这部影片的真实之处。
希亚姆没想到他那么相信的拉吉一家会抢占了他们孩子上学的名额,他说“既然你为了你的孩子做了你认为对的事,我也会为了我的孩子做我认为对的事。”他本来想去举报,但是他碰到拉吉的孩子皮娅之后,他放弃了,他做不到,而拉吉在经历了这么多以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告诉了校长这一切,然而,校长没有任何波澜,原来她对这种事情本来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根本不想给这些贫困孩子受教育的机会。
拉吉最后在开学典礼说的可以一番话,想呼吁大家给这些孩子学习的机会,台下的人都收了感动,但是没有反应,有些人想站起来附和,但是被身边的人制止,或许这些道理大家心里都懂,但是他们不愿意说出来,这是电影给我最感动的地方,一种符合社会的真实感,它没有像以前的电影结局一定是男主说完话,观众们纷纷站起来鼓掌,而是只有他的妻子站起来为他鼓掌,之后两人离开,开学典礼仍在继续,学他的号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社会不会因为一个人的醒悟而改变,我曾经无数次地问过我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吗?一个人伸张了正义,正义就会延续吗?鲁迅先生曾说,只要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我们的国人就会都站起来,但往往没人敢做第一个站起来的人,但是现在,一个人站起来就会有人符合吗?不,当然不会,当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人们往往不会为了一时热血而冲动,或许冲动地选择了自己认为对的事而遭受了打击,也就再也没有这种热血了,学校会因为拉吉就改变制度吗?不会,该有怎样的暗箱还是会有,中二时期说过可以改变世界的话不过是骗骗自己,我说我想当记者,我觉得只要媒体是干净的,社会就一定会是干净的,我总是相信哪怕我可以掀起一点点波澜就好,可以拉吉掀起了波澜也于事无补,所以我一直在想,昨天晚上一直是大脑缺氧的,我不知道一直以来坚持的东西是否有意义,可我还是倔强的相信会有意义,就因为社会上的人都在做一件错事,所以你就要做吗?就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不是错,你就能认为他是好的吗?做一个不从众的人很难,拉吉的话不是讲给大家听的,而是讲给自己听的,他要拿出勇气告诉自己我在做一件正确的事。
黑暗永远都不会消失,但是我想我们就算做不到去抨击去揭露,最起码要知道这是错的,而不是粉饰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