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的一生,我听得最全的大概是奶奶讲述的。
小时候不懂大伯家和奶奶爷爷之间的矛盾,也不懂大伯对爷爷奶奶的怨恨。后来长大之后,和奶奶闲聊,终于懂了,大伯的一生如微尘一般,在国家历史和家族历史的双重碾压下,渺小而又无奈。
大伯命运首先被历史车轮带偏了。
我太爷爷靠读书做了国民党时期的乡长。 本来日子应该越过越好。 后来,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我太爷爷竟然怕被清算自杀了。家族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了,但幸好太奶奶是个坚强厉害的女人,她操持一大家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勉强活下来了。
可是,等大伯出生后,一场更大的劫难在等着我们这个家族和他。
大伯五几年出生,在他正上学的时候,文革开始了。我们家被定为“地主”,后面全家开始了被批斗的日子。这一段历史奶奶一笔带过,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对大伯的一生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因为地主家的孩子读完小学就不能再继续读书了,即使奶奶说大伯成绩不错,他也只能回家务农了。
最致命的是,到了大伯该成家立业的时候,竟然说不上亲。那个时候既有文革被批斗的家族成分原因,也有因为那一段历史,家里经济困难的原因吧。爷爷奶奶那时候心里肯定也着急。后来有人介绍了附近村子一个读过书,但有些精神疾病的姑娘给大伯,爷爷奶奶心里拿不定主意,后来问大伯的意愿。奶奶说是大伯自己点头同意了的。
于是,大伯结婚了。据说婚宴上因为家里穷,吃不上有香喷喷油香的猪肉,只能用那个年代被嫌弃的干瘪瘪牛肉代替。因为这个,还落人话柄,被人嫌弃。
后来大伯的命运开始了波折。大伯和这个大伯母生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我的大堂姐和大堂哥。他们之间的感情如何,日子过得怎么样已经无人提起,像烟消云散一般,没人记得,也没人关心。这个大伯母我没见过,在大堂哥一岁多的时候,她便得了急病走了。这大概是大伯命运走入波折的引子吧,而这个引子又是被国家历史牵引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