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近天热,好在有风,不像南昌夏天天热时候,只有逼得人出不了门的热浪。
毕业四年,在杭州一年不到,在深圳三年。时间真是极快,反思这几年时间,能记住的事情也就几件。心理学解释年龄大之后对时间的感觉变得更快,是因为相同时间段在已经过去的时间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对于10岁的小孩,1年是过去的10%,对于50岁的中老年(50岁真不想说成是老年人),1年只是过去的2% 。这个解释我不太认同,因为感受快慢需要总跟过去对比吗?我觉得原因在于,年龄变大之后,越发发现自身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但又迷茫于努力无果,浮躁不安难于专心,时间就这样匆匆过去,事情又多半没有期望的顺利。
人总是失去后会反思当初不珍惜,就像长大后回忆童年无忧无虑,可以整天就去村里仓库土砖墙上掏蜜蜂玩,去池塘钓龙虾,去莲塘打莲叶,去小伙伴青石板做的球桌打乒乓球……现在生活真是单调(做技术类工作更是),工作日上班下班就九点十点,回家还要学习,周末更是学学学,从后端转前端,从.net转java,这跨度就像横跨大西洋。
昨天总部领导过来,临走前跟我们部门都需要技术转型的同事说了一番,印象深刻就最后几句,他说他当年玩一个电子游戏,玩了一段时间觉得很多人在作弊,于是想破解这个游戏,花了一个晚上真就破解了,这不是说到就能做到的事,毫无疑问需要平常的技术积攒。他给我们的鼓励是,“你们在做的转型自然是有公司业务的调整所引起,但我对你们的期望远不止于此。希望你们不只是对这件事,而是在做任何事方面,都要很有信心,如果我说要做个航司爬虫系统,再卖他们的票,你们多久能做好?”
专注于一件事,不论是工作还是感情。相比过去,现在的时代可以做的事情更多,因为欲望更多。但内心对欲望的掌控,对实现欲望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跟上节奏。能力是源,欲望是流,现在正是开源节流的相反面。选择更多,但每天还是24小时,这个世界还算公平的一点是,学习能力还不能买卖。
或许毕业三五年正是人最不安定的时间,脑子里各种可能性,总幻想各种惊天动地的大场景,而这些激情幻想或许都会被时间逐渐冲淡。听说过一部剧,还没来得及看,叫《人生七年》,导演找了几个小朋友,每七年让他们讲一下现在的生活、对未来的愿望。青少年时期各种高大上的梦想,但中年之后采访谈话就慢慢平淡,被采访者看到自己之前录制的视频都吃惊当初各种天方夜谭。这两天一定要看一下。
人生很短,能真正做好的事情并不多,保持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