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边是不断宣布倒闭的追随者,一边是发展更加稳健的行业领头羊。
资本力量+市场数据双重优势持续领跑行业
7月6日早间,共享单车ofo小黄车宣布完成超过7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弘毅投资和中信产业基金联合领投,滴滴出行和DST持续跟投。这已经是ofo的第七轮投资,并且创造了共享单车史上最大的单轮投资。
在资本的帮助下,ofo显然已经成为了市场的宠儿,尽管近日摩拜也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但是不管是从金额,还是市场份额、品牌好感度上来讲,宝哥还是更加看好ofo能在这场长跑中胜出。
根据美国纽约的知名研究公司7Park Data发布的关于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的研究报告,显示ofo已占据了65%的市场份额,已经成为了共享单车第一品牌。该报告还显示,从2016年第四季度到2017年第一季度,ofo的每周活跃用户正在以386%的速度呈现爆发性增长,截止2017年5月,用户平均每天花费在ofo小黄车和单车上的时间为1小时,远超今年初日平均25分钟的数字。
(7Park Data报告截图)
实际上,能够佐证小黄车已经成为市场第一的,不止一个数据机构。
根据国内第三方数据调查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ofo 5月月度活跃用户已达6272万,环比4月增长53.3%,摩拜活跃用户则增至5838万,环比增长8.2%。ofo用户规模以绝对领先优势,占据行业第一位置。
并且,根据媒体报道,在这场市场份额争夺战中,ofo强大的后端供应链让ofo在全国多个省份都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比如,ofo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福建、山西、重庆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0%、55%、69%、55%、69%、51%、76%、78%。
事实上,截至目前,ofo已在全球连接了超过650万辆共享单车,日订单超2500万,为全球5个国家超150座城市上亿用户提供了超20亿次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的出行服务。显然,ofo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共享单车平台和领骑者。
而除了市场覆盖率和用户活跃度一路走高之外,相比其它品牌,一提起共享单车,ofo小黄车仔用户心中也似乎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在权威咨询机构DCCI发布的共享单车行业的调研报告中,ofo以80.7%的市场认知度位居行业第一位置,比第二名的摩拜高出了6.2%,排名第三的则为小蓝单车,市场认知度近为30.4%,与小黄车相差甚远。
(共享单车13城市用户调查报告截图)
但实际上,这些都只是表层的数据映证,小黄车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好的市场反馈,根本在于它本身的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接下来,宝哥将从产品、商业模式以及市场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产品和商业模式打赢后智能化物联网相叠加优势效应更明显
ofo小黄车最初是由戴威和自己有共同爱好的好友组成的大学生创业团队,骑行是他们共同的爱好,也是其出发点,因此小黄车从一诞生就是以“好骑”为出发点的,在传统自行车的技术上,让其变的更适合“城市骑行”,相比于其他单车公司,ofo的单车把用户体验放在了第一位。
而这也决定了ofo的可规模化、复制化和快速迭代更新。截至目前,ofo已经和凤凰、飞鸽等老牌自行车厂商达成了合作,除此之外,小黄车还拿到了共享单车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订单——与全球知名自行车厂商富士达达成了战略合作,仅这一笔合作就能给ofo每年带来超过1000万的单车产能,而前前后后小黄车共拥有了单车行业70%的产能。
得益于ofo的产品设计,老牌自行车厂生产起来也更得心应手,其生产效率得到了不少的提升。据飞鸽自行车的相关负责人透露,按照目前的工作效率,只需15秒的时间,一辆小黄车就可以组装成功。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街上我们总是能看到ofo的小黄车,因为它拥有更强大的生产供应链以及更高的生产效率。
产品最初的设计,其实和商业模式的设计息息相关,而能否盈利,也是共享单车领域一直面临的巨大质疑和考验,宝哥试图算一笔账,看看共享单车的账能不能算的过来。
共享单车的使用流程为大致是交押金、充值到使用付费。充值可以忽略,使用付费和押金的利息收入则是主要的现金来源。共享单车的支出,基本就是单车的制造和投放,包括新投放开拓市场和旧车回收。
以ofo小黄车为例,截至5月份,其拥有650万的单车、2500万的日订单、以及6272万的月活用户。先计算收入,按照小黄车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其车辆的日流转率大概是平均每天4次,按照每天四次、每次半小时计算,一单1元的客单价,一辆车平均一天收入可以达到4块钱。一辆小黄车的寿命按照1年计算,也就是365天,这样下来一辆车至少一年可以赚到1460元。
这还是以车辆的平均使用频次来进行计算的,在一线城市,ofo的最高流转次数有可能会达到七八次。另外,根据此前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骑行报告》显示,事实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流动次数会较高、时长较短,但二三线城市的骑行时间也会稍长一些。
比如,报告显示,南宁的单次骑行时间最长,北上广深的单次骑行时间较短,昆明的日均使用次数最高,郑州的日均骑行次数最低。因此,仅以这样的数据估算,也会略有一些偏差。
这是收入部分,而支出部分则主要包括了线下运维、损坏率、以及车辆自身的成本。据了解,随着ofo不断的迭代和改进,采用了更好品质的零部件,因此其成本也略有上涨,目前每辆车的价格约在600元。
而损坏率也不在不断的精细化运营中逐步下降。此前ofo的相关负责人曾对宝哥透露,事实上ofo的丢失率1%都不到,因为有太多的眼球效应,所以似乎看起来ofo损坏率比较高,事实上这个数字还是一直在控制范围之内的。
另外,线下运维成本也是管理支出的一部分,但随着精细化运营和用户规模的扩大,这部分也将会逐渐被弥补掉,况且,本身从车辆的资产循环来说已经是收入大于成本了。
戴威的说法也映证了这点,据近日他在达沃斯夏季论坛上的采访透露,ofo下半年就将实现收支平衡,预计明年就可以实现盈利,而这也是首家对外真正公布盈利时间表的共享单车公司。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ofo对外公关的说法而已,不必当真,但事实上,宝哥是从ofo一系列的产品变化中得出这一结论。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除了保持了一贯的好骑的特点之外,ofo正在一步步变得更加智能、数据化了。自今年年初开始,ofo开始更换电子锁,新上市的车辆已经有不少换上了智能锁。另外,其还不间断的谈下了华为、电信、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等多个高科技含量的合作,真正将NB-IoT、卫星定位等这种高科技的物联网技术进行了大规模应用。
戴威曾表示,ofo坚持智能锁的原因就在于,其必须要保证ofo的车辆能够实现100%的开锁率,而在技术没有成熟之前,为了保证用户体验,必须做出一小部分的妥协。
而加入智能锁和GPS定位之后,ofo势必可以通过后台运维系统,更加合理、智能化的实现车辆的调度,更快的提升运营效率。比如,ofo和北斗的合作,可以在AI智能化互联网的帮助下,更进一步的优化电子围栏技术,并且利用定位和大数据技术,智能的划定虚拟的规范停放区域,实现车辆的精细化管理。
以及,ofo搭建的数据后台可以随时监测车辆的流动情况、预测用车需求等,以便更好的做出调整对策,而这些数据和物联网的功劳都是不可忽视的。
品牌营销公关全线发力ofo市场第一用户心智已抢占,ofo成为品类代名词已完成
以上都是从产品和商业模式以及智慧出行本身来论述的,但除了自己扎实的内功之外,对于一个面对C端用户的公司来讲,品牌市场营销对于这个公司能否成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比较讨巧的是,ofo的车身颜色采取了黄色的配色,其本身看起来就很有活力,在加上ofo轻松好骑的特征,非常让人容易记住并且在车 辆密集处更容易被发现。
在市场层面,ofo还邀请了新一代的人气偶像鹿晗,并推出了新的slogan“骑时更轻松”,这不仅契合品牌活力的形象,而且突出了ofo轻松、好骑的特点。
更逆天的是,ofo小黄车和正在上映的电影的《神偷奶爸3》主角小黄人的跨界营销。二者不仅在品牌名称和颜色上极为登对和相似,甚至ofo还为此推出了定制版小黄人的大眼车——不仅在单车最大的视觉面——两个轮毂上配上了小黄人形象,更巧妙地将小黄人最萌、最撩人的一双大眼睛装在了车把前,如同赋予了小黄车鲜活的生命。
在吸引眼球和感官刺激方面,这次的ofo大眼车提升了不止一个段位。而从情感连接接和品牌好感度来说,ofo也因此获得了不少的加分项,而这也终将成为其护城河的一部分。
“品牌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品类的代名词”根据定位理论来看,显然ofo已经在单车品类牢牢抢占了第一的位置。一旦用户心智建立后,那么接下来就是不断的完善升级服务和产品不断迭代,在品牌优势用户心智规模壁垒建立后,赚钱赚多少对于ofo来讲只是时间问题,我想对于任何投资人来讲,都希望在全球各国都能看到ofo的身影。
综上,宝哥依然觉得现在及未来ofo才是真正能够一直领跑的那家。
作者:崔大宝 跨界的商业分析科技人文自媒体;已入住今日头条、搜狐新闻客户端、一点资讯、网易新闻、腾讯新闻客户端、天天快报、艾瑞专栏、钛媒体专栏、投资界、知乎、简书等各大媒体平台覆盖粉丝3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