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仓央嘉措,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的是那首: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
但曾相见变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可我却独爱这首: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作为六世达赖,西藏最高的宗教、政治首领,身份显赫、拥有无尚的荣耀,但这些都不能避免他有一颗热爱世俗生活的心。仓央嘉措区别于其他转世灵童在于,五世达赖圆寂之后,他的亲信桑结嘉措下令隐瞒此事,秘不发丧,一边又同时寻找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虽然桑结嘉措找到了仓央嘉措,但因为这特殊原因,仓央嘉措不能像其他转世灵童一样接受到正常的应该有的佛家教育。所以,仓央嘉措不可避免的把自己之前世俗的习惯带到了布达拉宫。
仓央嘉措就像寻常人家的男子一样,向往着过普通人的生活,生活里有诗,有酒,有爱。即使知道自己的身份特殊,但还是想要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可又明知自己这个身份,不能完全的抛弃掉,致一切于不顾,只做自己。他爱佛,但不能只有佛;他想要爱,即使知道这份爱不会长久。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仓央嘉措用心爱了,所以写下了那么多情诗,流传至今,因为他也说到了我们心里。可也是因为他的诗、他的爱,使对手抓到了把柄,康熙皇帝下旨召仓央嘉措进京,在押解途中死于青海湖畔。
现在的我们,面对的选择有很多,可哪一个才比得上他的“不负如来不负卿”的矛盾和艰难。我们不需要在政治和经济中做选择,不需要在大众和个人中做抉择,我们就真的只是我们自己。可我们却总是找着各种借口给自己,说这个选择如此的艰难,就让一起顺其自然,听天由命吧。始终都不愿意拿出自己的一点勇气和责任,哪怕只是一点,也不愿意来承担选择后的结果。
他说:“你养这宠物干吗呀?过不了几年,它就该死了,陪不了你很久的,还浪费了这么多年的感情。”
他说:“你这花养的挺好的,但过不了几天就败了。你可以直接去花市看啊,品种多,还不用花这么多心思照看。”
他说:“我们不会有以后的,所以就不要互相伤害了。”
......
为了避免结束,于是选择避免了一切的开始。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他躲避掉的不仅仅是结束,还有其中的无限美好和幸福。
仓央嘉措作为一个出家人,都可以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所爱所想,愿意付出一切。为什么我们没有这些枷锁缠身的普通大众,却不敢鼓足勇气的去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