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

       读《浮生六记》纯属偶然,只是因为IPAD坏了,下的小说看不了,于是只好把闲置已久的KINDLE拿出来。翻翻找找,无意中邂逅了《浮生六记》。一开始只是读了个开篇便无法续读,因这本书是付费的。不过,这本电子书的价格倒是很便宜,一块多人民币,比买一本纸质书那是划算的不得了。为了读完这本《浮生六记》,我巴巴的于某一个早晨跑去亚马逊充值,随后便买了这本《浮生六记》。

      前面的《闺房记乐》和《闲情记趣》读来很是畅快,之后的《坎坷记愁》便添了一种浓浓的哀伤,以至于后来的《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都没有多大心思去读了。本来读书也是需要一鼓作气的,但书中没有了陈芸,便少了生气,以至于文字乏味,如同嚼蜡。

      这陈芸乃是作者沈复的妻子,知情识趣,与沈复伉俪情深,恩爱不已。奈何,红颜薄命,死于病痛。所谓恩爱夫妻难白头,大抵便是如沈复和陈芸这般吧。在封建礼教家庭,难得找到一个情投意合之人,偏偏不见容于父母,又为生计所迫,病痛所累,终至恩爱夫妻阴阳两隔,唏嘘不已。观全书,作者字里行间里有一种伤感惋惜之情,却又无可奈何。命运如此,终难翻覆。

      私心却是羡慕陈芸的,一生与夫君相爱,感情深厚,不离不弃。一起畅游山水,一起吟诗作赋,一起把酒临风,多好。奈天意森寒,温婉善良的陈芸却不见容于翁姑,不得不与丈夫沈复自立门户,过着清贫的生活。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不管二人如何相爱,依然逃不开生活的柴米油盐。面对着生计问题,再多的风花雪月也无济于事。寄人篱下,一再迁徙,骨肉分离而不得再见,亦是人生一大憾事。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可惜了陈芸。大抵,所有女子都想有一个如沈复般痴情的丈夫,却又不希望有陈芸这般的结局。人生却只是那般无常,不因我们不想便改了方向。它固执地朝着它的轨迹前行,我们只能无望地挣扎。最后,它以一种无比冷酷的方式俯视着我们,看我们悲伤,看我们忧怖,看我们绝望,看我们断肠。沧海桑田之后,它依旧高傲,我们却觉浮生若梦。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此身原属梦中,兜兜转转,痴痴惘惘,都是做梦而已,不曾醒过。陈芸死后,沈复寄情山水,修道养生,求一个解脱而不得。那些修心养性之法再通透,终究除不了一缕情丝。明知如此,硬要除却心障,算不算是一种执念呢?修道亦是执念,大境界应是无欲无求。于不求中得证大道,方算功德圆满吧。

      锦绣如云,繁华如烟,谁又真正放得下?浮生一梦,各自酣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下雨天,安心的不出门,一卷书,一盏茶,慰心亦解忧。世界就在方寸之间,有内容亦有温度,喜欢这样的生活。 《浮生若梦》...
    若初的清明觉知阅读 952评论 1 6
  • 《一》 只是记得那一年,柳絮因风起,好友不复见,众多人拥着拿满行李的我去报道,那是三号楼的一个楼梯拐角处,那里藏着...
    啤酒鲈鱼阅读 710评论 10 12
  • ...
    若秋的行板阅读 985评论 0 2
  • 看群里聊天 发现自己似乎错过了一个热点 罗尔 去搜索了罗尔 再看夏老师的文章 观点确实独到 对于恶意人性 如果不加...
    角落蜷缩阅读 176评论 0 0
  • 来到窗前,在夏日夜晚感受到风的寒意。心境是平和温润的。我们有无数个可能,而希望它沿着希望的样子走下去。尽人事,安天命。
    艽野之徒阅读 204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