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聊产品方法论时,我们在聊什么

很多产品新人在面试过程中收到的面试反馈经常是在产品方法论方面有待提高。对于这类面试反馈往往让产品新人很困惑,大家经常提到的产品方法论到底指什么,我们在聊产品方法论时,到底在聊什么?今天就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和大家聊一聊,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和启发。

什么是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说的更通俗一点,就是把一件事做成之后,提炼成功的原因,通过横向复制,能够迁移应用到另一件类似的工作上,就可以称之为方法论。

在产品领域中,能够有一套可复制的、有助于产品经理做出正确判断的方式、方法就可以称为产品方法论。实际上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都可以抽象或者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只是个人的产品方法论需要经过长期、大量的实践验证,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可复制”,“能迁移”,“有效果”的一套方法。

如何应用产品方法论

产品方法论实际就是帮助产品经理判断和决策的理论依据。前不久俞军老师出版的《俞军产品方法论》实际就是从涉及到产品经理的关键工作节点出发,介绍了一些方法论,比如用户模型、交易模型、常见的决策方法和误区等等。在产品的各个生命周期,围绕该不该做、为什么是我们做、怎么做、怎么做好、如何推广等等,从产品的构想、策划到研发上线,各个阶段都会涉及到相应的方法论。

归纳起来,就是需要产品经理在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使用合适的方法论来帮助了解和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 了解市场现状

2) 分析自身潜力

3) 搞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包括自身优劣势)

4) 制定合理目标

5) 达成预期

几个常用的产品方法论

下面是在不同节点经常会用到的分析方法,今天会着重介绍“三层四面分析法”,“SWOT分析”,“STP分析”和“产品策略版”。

1. 三层四面分析法

三层四面分析法,常用来在可行性阶段对市场现状和自身潜力进行分析,通过三层四面分析方法去分析市场机会并搞清楚自己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根据自身所处的位置和资源来制定合理的目标。

三层:行业规模,线上规模(互联网转化率),公司市场占有率。

四面:用户量,订单量,成交额,利润

这里举个例子,比如你所在的公司想在二手车行业做金融贷款类业务,那么你可以从上面提到的这几个方面去进行分析。下面举个例子(数据为示例,并未经过调研)

三层四面是从市场及交易的角度去思考当前的市场有多大,是怎样的竞争格局,线上化率程度如何,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竞争有多少优势,公司目前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根据这些信息去判断这个市场是否值得进入,如果进入,目标是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才有机会。

2. SWOT分析

S(Strengths), W(Weakness) ,O(Opportunity) ,T(Treats) 即从优势、劣势、机会、风险四个方面去分析是否可行。

在使用SWOT进行分析时,需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 考虑的因素要与竞品作对比,才能判断是优势还是劣势

* 每个纬度列3-5项,不要过多或多少

* 每项信息列的越清晰越具体越好

* 依靠事实数据而不是个人观点. 关于这一点,这里有个建议,在做完SWOT分析之后,可以尝试站在竞对的角度再做一次,换位后看看两者是否矛盾,之前所做的分析是基于事实数据还是个人观点。

对于最近罗永浩在抖音直播带货,大家可以试试使用SWOT分析来做抖音直播的SWOT分析。

3. STP分析

STP是在1956年由美国营销学者温德尔·斯密(Wended Smith)在《产品差异和市场细分》一书中提出的。这个分析方法主要是帮助分析S(消费者有哪几类),T(自己有优势的是哪类消费者或细分市场),P(自己要在目标消费者大脑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站在用户的角度,根据用户的需求、欲望、购买行为等维度的多元化和差异性来细分市场,为后续选择目标市场打好基础。

S-Segmentation 市场细分

* 确定市场细分因素

* 描述细分市场特征

T-Targeting 目标市场选择

* 评价各细分市场

* 选择目标细分市场

P-Positioning 产品定位

* 为各细分市场定位

* 向市场传播和送达市场定位信息

对市场差异化做的比较好的是宝洁集团和瑞幸咖啡,大家可以结合这两个案例,用STP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4. VRIO分析

VRIO分析主要是从价值(Value)、稀缺性(Rareness)、不可复制性(inimitability)和组织(Organization)四个方面对企业进行分析,着重强调企业应当如何管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分析方法和STP分析法类似,这里不多做介绍了。

5. 产品策略版

准确的说产品策略版是在分析阶段的一个工具,而不是具体方法。在经过一些列分析后根据“产品策略版”的格式填充内容,帮助查漏补缺。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愿景、目标用户群、需求、产品功能、目标、竞对分析、营收方式(商业模式)、成本分析、营销策略。

以上是一些工作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方法论。关于用户模型、交易模型、常见的决策方法也可以用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这部分内容强烈建议通过俞军老师的《俞军产品方法论》来了解和学习。

一些误区

在使用方法论实践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往往存在一些误区。

1. 不了解方法论的作用和使用范围,错把分析过程当结论

2. 定性的用户分析不等于定量的用户数据。在分析过程中,要尽可能采集相关数据,保持客观,避免主观判断

3. 方法论只是一种帮助你获取信息、整理思路的手段

4. 大部分方法论来源于传统行业,在分析过程中要考虑互联网行业有别于传统行业的特征。比如互联网边际成本低、上下游、竞争格局等差异。

以上是关于产品方法论的一些分享和感悟,在工作中应用方法论的同时也希望大家保持同理心、保持怀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