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即托帕石,英文名称为Topaz,英文名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来源于红海的一个小岛的旧称“托帕兹”,另一种说法是由梵文TOPUS衍生而来,有“火”的意思。这个极具异国情调的名字,似乎已经诉说了这一宝石代表的神秘。托帕石的矿物学名称为黄玉,又称为黄宝石。黄玉为含水的铝硅酸盐矿物,化学分子式为Al2[SiO4](F,OH)2,成分中F和(OH)的比值变化不定。晶体属正交(斜方)晶系的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形态多呈斜方柱状,柱面常具纵纹,集合体形态为柱状、粒状、块状。颜色为无色、淡黄、深黄、棕色、天蓝、粉红、红、淡绿和褐色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619~1.627,双折射率0.008~0.010,色散0.014。多色性清楚。硬度8,密度3.49~3.57克/立方厘米。解理发育,性脆。在长、短波紫外线的照射下,各种颜色的托帕石显示不同的荧光。依据颜色,一般可分为酒黄色、无色、蓝色、绿色、红色托帕石。其中上等的深黄色者最为珍贵,颜色越黄越好。其次是蓝色、绿色和红色者。
黄玉是含氟硅铝酸盐矿物,它是由火成岩在结晶过程中排出的蒸气形成的,一般产于流纹岩和花岗岩的孔洞中。由于它经常与锡矿石伴生在一起,因此可作为寻找锡矿的标志。黄玉一般呈柱状或不规则的粒状或块状,颜色有多种多样,一般为黄、蓝、绿、红、褐等浅色,有玻璃光泽,有的无色透明。黄玉的颜色在阳光长时间曝晒下会发生退色。黄玉可作为研磨材料,也可作仪表轴承。透明且漂亮的黄玉属于名贵的宝石。
云南的黄玉类宝石分布在哀牢山和高黎贡山一带,产于花岗伟晶岩中,亦有产于云英岩型和高温热液脉状钨锡矿床中,已知黄玉产地有贡山利沙底、普拉底,元阳克甲、金平及腾冲小龙河,龙陵黄连沟等处。贡山黄玉,晶体较好,有的黄玉结晶粗大。天然黄玉以无色为主,也有淡蓝色,酒黄色及粉红色。粉红色,酒黄色,黄色带红,是富含锂、铯之黄玉,是云南黄玉中的佼佼者,属黄玉中高档宝石矿物。比较稀罕,经济价值较高。
哀牢山黄玉色浅,透明度好,部分可达宝石级。其中一种为无色~酒黄色的黄玉,晶体完整而大。大者数千克。半透明——全透明,具多色性,比重3.56~3.59,晶体呈斜方柱复斜方双锥体,柱面生长纵纹有的晶面有生长阶。晶面上常有熔蚀坑,寄生晶等蚀像特征。黄玉与海蓝宝石、绿柱石、水晶、叶纳长石等共生的晶簇是很好的观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