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我们下学期一开始就要换新教材,有的老师也通过电话或者是网络问我怎么样。由于课本未到单位,新教材的培训与解读也尚未开始,所以我也不好表明自己的什么观点与看法。今天继续读苏霍姆林斯基《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有感而发。
苏老师的观点很明确,那就是学生学业落后于人,学习成绩不理想往往就是因为第一节的新授课效果不好的原因。
我很赞同。第一节课是学生由未知走向已知,不知到知的启蒙开始,不懂到懂的过程经历应该是孩子们感到“喜悦并幸福”的关键时刻。作为教师显然得备好课——毋庸置疑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而教师熟知教材则是三环节的核心,所以任何学校都是非常重视备课的,虽然往往效果不是很尽如人意。
然后说说上课。那就无非是包括导入、独学设疑、合作探究、生讲师拨、检测反馈、课堂提问、精讲精练、练习设计、媒体使用、作业布置等方面。而第一节课,教师就要像“下象棋”,“将军领兵打仗”那样发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有设计让他们都能够独立思考,分层次有收获才行。包括后来所有的孩子们分层次独自独立做作业——我的建议是有全部都做的达标作业,再布置一半左右升些难度的作业,再有难度系数大的少部分孩子们的作业三种。
苏老师说:“只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犯任何一个错误,他才能够成为读写无误的人。”是不是有人觉得要求有些苛刻了?其实,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半个多世纪之前的要求一点都不过分。因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孩子们的智力已经向前逾越了,请注意是“读写无误”——可得做细心的人!
打牢知识掌握的基础——先从学生流利的阅读做起,然后再说课的结构设计,教学方法运用,语言的有趣变通……还记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吗?我们务必能够有能力预见到一般学生特殊学生,我们所有的孩子们可能会犯的错误,甚至可以设计习题“陷阱”让他们体会一番滋味。
引用苏老师的三个不要:“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在语法规则上犯错误,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数学规律性时就解错例题和应用题,等等。”多么清晰明确,令人叹服!
还记得吗?很多家长和老师们沟通交流提出最多的质疑,小学低年级学生还能考九十分,中年级八十分,怎么到了高年级七十分都考不到?其实大家都知道学生们的学业是怎样落下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们每一节课落下一点点,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学期……因此,结合当今教育现状和我们的单位实际,小班化教学,单元整体教学等等都应该向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核心方向发展应该是最正确的!(此语发自一般人肺腑。)
今天最后我想表达的是:作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实施者和参与者,学生的确有学生的主客观原因。同时我敬告大家请别忘了,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从上好第一节新授课做起,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