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灯

宋朝辛弃疾有诗印证元宵灯节盛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过去每逢过年时节,特别是元宵节的晚上,在广东新会的本地乡镇也会挂出小量的花灯灯笼。

灯笼的寓意其中大多是寓意喜庆、表达祝愿。而花灯的造型就会多种多样: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显得富丽堂皇,喜气洋洋。记得其中有一种走马灯,灯壁刻着嫦娥奔月的故事,灯壁转动,便见嫦娥仙子飘然向上,腾云而去,袅娜直上月宫。

那时还可在街边小摊上买到手工做的花灯。其中有一种是用蜡制成鲤鱼形状的,每个拥有的小孩子,都会拿在手里舍不得放开,个个都兴高彩烈的。用纸做的小灯笼也有,点上小蜡烛,拿着的人却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会被火烧着灯笼,让人急得跳脚。

但这些都不如新会的鱼灯。新会鱼灯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清朝初期,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了。新会的鱼灯寓意年年有余,并且在2008年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新会县志》里记载:“在新会,县城翰禄桥(今惠民东路)之鲤鱼灯最具名声。”在清代每年元宵节期间,桥的中央就会搭建一庞大灯棚,桥的两岸就会挂上各式大小不一的鱼灯,其中会放置有一巨型鲤鱼灯,其身长约 8 尺,造型别致,形态生动,前往观赏者络绎不绝。

旧时新会的街头巷尾,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悬挂着鱼灯,在街头的小摊档上,也能买到大小不一的鲤鱼灯。

鱼灯有纸做和布做的,制作并不容易。鱼头、鱼尾、鱼肚,要均匀合比例。首先,要先用竹篾扎绑起鱼的框架,再用自制的模具做“鱼皮”,然后对鱼身印上鱼鳞,并点上眼睛,鱼脊上会开一小口,用来点火和放置蜡烛。

做鱼灯还有季节上的讲究,每年的2—3月就开始扎鱼架,6月是做鱼皮,夏天干燥,鱼皮粘上金粉不容易掉。糊鱼皮的浆糊要自制,用醋和糯米粉熬成,鱼灯才不会被虫蛀。

作为民间工艺和民俗风情,鱼灯已基本在新会消失。近年来,新会区政府在春节期间又专门制作了数百盏鱼灯在人民会堂门口展示。

一条长街,两边都是绿树,树上满挂鱼灯,大大小小的鲤鱼,挂在树上,夜色中,如鱼在树海中穿梭,活灵活现。人在树下走,鱼在树上游。有的摇头摆尾,有的昂首扭腰;有的嬉戏追逐,有的自娱自乐;有的大小相随,有的成群结队;有的鼓腮瞪眼似在跃龙门,有的又憨态可掬似懵懂孩童……总之鱼在树上看人,人在树下戏灯。

红红的灯光光透过透明的灯笼,照得四周亮闪闪,光莹莹。照得满街行人两眼亮晶晶,脸红彤彤。人人只恨长街不长,长夜太短,不愿早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元宵节又是灯节,始于汉代,汉明帝提倡佛教,僧人正月十五日观佛舍利,点灯敬佛,汉明帝便命宫中和民间这一天夜晚挂灯,汉...
    木子罗阅读 4,649评论 24 34
  • 这件雁鱼铜灯于1986年从山西省襄汾县吴兴庄出土,高53.8厘米,通长31.3厘米,盘径10.5厘米,属于国家一级...
    Eriksen_8463阅读 8,838评论 0 0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95评论 16 22
  • 创业是很多人的梦想,多少人为了理想和不甘选择了创业来实现自我价值,我就是其中一个。 创业后,我由女人变成了超人,什...
    亦宝宝阅读 5,851评论 4 1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余生动听阅读 13,589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