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情世故里,藏着个个奇特的现象:一些你都不着急的事情,总会有人替你操心,比如谈恋爱!
死党们大多都已走进婚姻殿堂,对于我这个还游离于围城之外的看客很是不满。产生的不良后果是,每月一次的朋友聚会变成了有预谋的相亲。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就这样无线扩展。每次总能遇见新面孔,阳光开朗的,温润儒雅的,成熟沧桑的……
朋友介绍,握手,微笑,不痛不痒的问答。一切流程都烂熟于心之后我还是没有遇到自己的王子。
闺蜜依依终于暴走,问我到底想要找个什么样的男朋友。对于至今还未谈恋爱的大龄女青年,这个问题都能把耳朵磨出茧子了。对于大多数人,我会直接告诉他们没有遇到喜欢的人。简单粗暴的隔绝他们想要窥视的欲望。但对于这个总能一眼看穿我花花肠子的发小,这样的答案显然是不能蒙混过关的。
最终,我告诉她, 我想找个能陪我吃饭的人。
她的反应比预料中激烈。“我还以为你非王思聪不嫁呢,原来也不过这么个要求,如此简单的事也值得你独守空闺这么多年。”
可这个要求真的简单么?我一点也不觉得,所以我至今没有男朋友。
我特别喜欢吴苏媚的那句话:如果两个人能在一起吃饭,已经很合拍了,稍微不合拍,吃饭都是个负担,我宁愿自己一个人吃。
吃是人的本能,最基本的是能果腹。之后便各有看法,最多的争辩是仅满足口舌之欲或是在哪里吃,和谁吃。一种是物质享受,一种是精神追求,各有千秋。
吃东西和睡觉是我平生两大爱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里也大多是志趣相投的吃货,但有时免不了会和其他人一起吃饭,多数时候,这种经历一点也不愉快,所以更深刻的体会到能随心随性吃饭是莫大的幸福。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与合拍的人在一起,就算粗茶淡饭也能吃得酣畅淋漓,可与有些人在一起,给你鲍鱼燕窝也食不知味。记得一次同乡聚会,旁边坐了个自命不凡的人,从上餐桌开始就夸耀自己多么有钱,吃过多少昂贵的菜,认识多少名厨。把点好的一桌菜贬的一文不值,本来热闹的氛围瞬间变得尴尬。此后,凡是有他的聚会,不管餐馆多出名,菜如何美味,我一律拒绝。我宁愿自己在家下面条。
蔡澜先生说过,从吃看人比其他时候都准。一个人对吃的态度承载了他对其他事物的理解和欲望。
一个人在饭桌上的言行,能在很大程度反应出他为人处世的态度。把喜欢的菜都挪自己面前的人不会有多无私,吐一桌子骨头的人不会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然,你也别指望一个对服务员呼来喝去,指手画脚的人会多有修养。
与一般人相处尚是如此,何况与可能陪伴你后半生的人。假如你能与一个人在一张桌子上开心吃饭,别的不谈,至少你们三观不会差太远。
英语里有个单词compaino,来自拉丁语,原始意思是,分享面包的人。可见,所谓伴侣,就是坐在一起和你分享面包的那个人。
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的最多的就是吃饭了。一天之内,如果你们能一起吃的不超过一餐,那我不认为这样的感情有多好。在各自的工作上已经花费了很多时间,一起吃饭,聊聊彼此的想法兴趣是一种放松,也可以增进了解,关系会变得融洽。那些忙得没空回家吃饭的人,大多都上演了家庭的悲剧。
从小,不管多忙,全家都要聚在一起吃饭,所有人都上桌才能动筷子,热热闹闹的,三菜一汤都能吃出满汉全席的感觉。所以,我对一起吃饭有着莫名的执着。 别人大多以诗会友,以文会友,而我以吃会友。
如果哪天我谈恋爱了,那一定是我遇到了会陪我吃饭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