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邱小冬篇
七月神宗病逝、九月光宗病逝、同月刚刚束发年纪的新帝即位。
一十一月二十二日,小雪。虽是从五品,吏部员外郎,邱府内也是热闹的紧。
邱小冬站在正房屋顶,看着前院二门外:袖口镶着裘边,前来送拜帖的各家管事,与罩房后门外排队,守着箱盒、马车的小厮下人们,独自神游:
“万历四十五年,中举,到京殿试后,待值。
去冬无雪,入春久旱不雨。十四州县先受旱灾蝗灾,后有洪涝疫病。至今,泰昌初年,共三年,百姓生计间未能复原。
去年,后金破抚顺、清河、开源。亦是如雪加霜。
本年红丸案,朝中更是风声鹤唳·····”
邱小冬并不在意民生疾苦、仕途人情。只是现在:
“外有战祸滋扰,内有天灾未平,又生党羽乱象,如今官场、朝廷,怎的与白马书院先生、圣贤教导如此大相径庭。若不是父亲执拗,留在白马书院做个先生也乐得清闲自在。”
“墩儿!”
一声吆喝,月渐亮,似刚才般的平静又被脚下喧杂遮盖。
邱老员外带着两个常随,接着各家拜帖,两个小厮交替着奔于两院间送帖,后院账房先生接过帖子,便唤各家候着的小厮前来对数,最后在新造册的礼单上记下。
邱员外郎生辰,可高兴坏了邱老员外:
“小子灾年高中进京,些许年间奔走的打点出来的正六品不仅回了本,一年间国治交更如此,这世道,多少待值的、守着的、占着位置的老爷们诚惶诚恐,想有点门路,套点消息。
小子受尚书赏识,有望提拔至从五品,转尚书苑, 隶属尚书执笔。升迁任免只需传点已定的消息,没有风险,即可人财双收。这买卖值当。”
“若说这生意前景,看小子不过二十出头,父母双全,本无寿可请。况且又逢年内两档国丧。各家不仅下了拜帖,差人送来,且看这东西厢房盛不下的礼品便可知一般。”
礼品中现金、现银虽不多,珠宝器皿却不少,这般意图邱老员外他自己闷着明白,也闷着自个儿心理高兴。
“尤其是一些府里带着姑子来的,管事们抿一口酒,拿了打赏便走,姑子们别了自家管事和差人,携着自家小姐的画轴,熟络着家里的姑子、丫鬟们,问东道西。这事儿明了,是些大族、大户看上我们家小子。世代的小镇商贾,在我这辈子总算要落成天子脚下。”
“墩儿!”
又是一声吆喝,邱小冬看着手里的两串糖墩,回到屋顶,在屋脊上缓缓坐下。
京城的糖,熬的太稠,又太过甜,就像这京腔,自己凭怎的也是学不会。用这糖浆制出来的糖墩,样子与广阳府或是七侠镇的糖葫芦一般,色泽更深亮了些。味道,却少了很多清香,更少了从前一起执手共享的人。
“墩儿!”
又是一声吆喝,声音渐远许多。
除了院里还有些许姑子与邱夫人茶话,小厮们已经在做清扫。
“也不知父亲今日做法是否妥当,想必母亲定会添置些许,找机会按礼单送还回去。”
“听尚书大人讲,两月前一起玄案,惠州府,一里应外合倭人的知州,屠了自家上下三十口性命后自缢。这案子同当年陷害娄知县的恶县丞一案如出一辙。”
望着手中的两串“糖葫芦”:
“也是那年,她正式去了衡山做掌门,不知掌门会不会有先生、师父,还会不会被罚抄书。
那年,父亲要举家近广阳府,让我备次年乡试,我买下镇里所有的糖葫芦都吃了,胃疾,病榻卧半月有余。
那年,大嘴叔说,她回来取了玄铁菜刀。帅衡山剿了盘踞在两府间的山贼,成了七侠镇的第八位大侠。
那天,从同福客栈到家,是八百步,比五年前刚入白马书院时少了两百步。
那天,西凉河边,我决定近到广阳府后好好读书,亦要造福一方百姓。
那天,她回了七侠镇取刀去灭山贼,却没来见我····”
看着手里的糖墩:
“七年间,不知她可曾许了哪里的侠士人家,希望那人当有郭巨侠之大义,或者像白大哥那样知冷暖也是好的。或者…”
思绪间,咬下一枚果子入口,含着。
“京城的糖葫芦好吃吗?”
侧目,不知何时,屋脊另端上跨坐一人,梳着乱蓬,尚能看清的垂鬟分肖髻,仰着脸,短刀的刀柄撑着下巴,嘻笑着,眼睛成一条缝,像只盈笑的狐狸。
“邱小冬!京城太大了,找到你比抄书还麻烦!”
欲咬嚼果子,却扣上了唇,不知是吃了痛还是动了念想,终于红了眼眶。
“给我一串呗!”
邱小冬没有起身,分出一串,伸直胳膊,举了过去。
“墩儿!”
吆喝声音又响,这一声叫醒了月光,撒在屋顶,就像些许年前在同福客栈的屋顶一样,连同两个孩子一起,清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