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不止于口,见于行动

      “全球变暖”“环境保护”“濒危物种”这类词如今频繁出现在大家面前。全球变暖加剧冰川融化导致水平面上涨。澳洲山火肆虐、大片珊瑚礁的死亡以及各种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出现,包括许多物种的濒危乃至灭绝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恐慌。当真正的灾难发生时大多数人才会注意并自我反省,忽视前兆。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呈直线上升。人们砍树造房、耕地,毁坏大片森林生态系统。可植物又是氧气的重要制造者,人们又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而砍伐森林破坏了许多动物的栖息地,它们无家可归,甚至惨遭猎杀,从而导致其种族个体数量的减少。

    而全球变暖也会加剧冰川融化、极地动物们栖息地的丧失以及雪山从人们眼中消失的速度,使地球走向温室化趋势。其实我很反对去极地旅行,破冰船破坏冰层会加快冰的融化。栖息于此的动物们也会受到“骚扰”。

      澳大利亚的山火最近有所减缓,可失去的终究回不来。约10亿只动物死亡、上万公顷林地被烧毁、下雨使失去动物尸体中的细菌污染地下水,还极易发生山洪灾害、空气质量极差,造成巨大损失……

      我去年去了澳洲,有幸见到她没被“毁容”时的样子。烟雾缭绕的蓝山以远看隐隐泛出蓝色而得名,从任何角度拍都是一张完美的风景照,记得风大的差点儿掀走我的太阳帽。可如今的蓝山泛出的也是橘红的火光,不可靠近……我亲手抱过考拉,那时它一直不肯扭过头不肯看我。那它现在知道自己的种族正在接受灭绝的威胁吗?而那时与伙伴们欢笑逐浪的沙滩已成为困境中人们的避难港……

      但如今的澳大利亚只有满屋子的焦味儿和尖叫逃跑、又饿又累的动物们……

      人们为灭绝物种们感到惋惜,产生不会维持太久的同情心与自责、愧疚之心,可时间一久就全忘在脑后。

      前段时间长江白鲟的灭绝引发不少人的关注。可几天,几个月,几年乃至几个世纪过去,曾经是长江霸主的活化石只是在博物馆的角落里,不被人再提起。

      非典不就是吃果子狸引起的吗?但总有人学不会“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又给多少人带来了危害。

      甚至艺人们在微博上发表关于公益、环保的内容往往关注的人很少。

有一部几年前纪录片叫《Future Earth》,描述了2025年地球上所会经历一些灾难,可惜有一些如今已经发生了。

大家嘴上说着要环保,可能做到的寥寥无几,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时兴起罢了,没多久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对方便、美观的塑料制品以及各种过度包装的不环保制品的依赖。

不只是提倡环保,行动才是第一位的。因为大自然并不依赖于人类,而人类依赖于大自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